《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下稱《計劃》)正式印發出臺,廣東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工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據了解,2015—2017年,省財政統籌安排516億元,集中支持工業轉型升級。
■地市響應
佛山市市長魯毅:
圍繞工業機器人技術進行突破
佛山將大力發展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圍繞工業機器人、3D打印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進行突破,爭取創辦中國佛山“互聯網+”博覽會,推動佛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同時,將以技術改造為核心,推進經濟結構存量優化調整。佛山市、區財政未來3年將配套2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全市計劃3年完成技改投資1300億元,年均增長25%。
東莞市市長袁寶成:
率先出臺實施“東莞制造2025”
2014年,東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內銷比重首次超過外銷,實現從單純“外向依賴”轉為“內外并重”的新局面。并從2011年起每年安排20億元、連續5年共100億元扶持科技創新。
目前,東莞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以市政府“一號文”的形式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東莞制造2025”,全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湛江市市長王中丙:
力爭到后年全市工業投資1900億
2014年湛江產業園區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在粵東西北工業園擴能增效考核中,湛江市產業轉移工業園綜合考評排名第一。湛江、廉江兩個產業轉移園全省目標考核優秀。
接下來,將盡快出臺湛江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17年全市工業投資達到190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初步形成以鋼鐵、石化、造紙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港產業高地。
揭陽市委書記嚴植嬋:
推動逾百家中德中小企對接合作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行業協會創立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在每個協會中優選培育10家轉型升級示范企業,以百家示范企業帶動千家骨干企業、萬家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同時,充分發揮對德合作基礎和優勢,實施引進型創新。推動100家以上中德中小企業對接合作,聘請100名以上德國退休工程師到中國企業擔任高級顧問,實現100項以上中德高新科技成果和先進設備在國內展示、轉讓、轉化,創立100億人民幣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