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報批國土部門已下行政處罰書
“龍泉中學確實辦了部分土地證。”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管理處的林詩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龍泉中學提供的土地權屬證明材料,龍泉鎮政府和東占居委會蓋章確認,這29.6畝土地,是上世紀70年代龍泉中學的教育生產勞動實驗基地,并經過當地媒體刊登《關于土地使用權登記征詢異議通告》,當時沒人提出異議,經過一系列程序才辦理土地證確為國有的。
針對村民反映170多畝土地沒辦征地手續的問題,該局土地征收處回復稱,至今尚未收到關于該塊地的任何征地手續,就更談不上征地補償問題。一般來說,只有確保群眾利益后,經政府批準后才能辦理征地手續。村民反映的每畝3000元的征地補償款,價格確實很低。作為土地征收處,教育用地肯定是支持的,但是不報批就占地確實違法。
龍泉中學建新校區屬非法違建一事,在海口市國土資源執法局也得到證實。該局副局長王俊海向記者出示了今年6月8日他們向龍泉中學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送達回證。
“經查實,你校未經依法批準,就擅自非法征收、占用103791.68平方米(合155.7畝)集體土地和改變18920.65平方米(合28.3畝)國有農用地的土地用途建設新校區項目。”該行政處罰決定書稱,這已違反了我國土地管理法、《海南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本應沒收非法使用上述土地上的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責令退還非法占用土地,并處罰款,但考慮到是教育公益項目,決定處以122.7萬元罰款后,補辦用地手續。
何時買到那張通往合法的車票
日前,龍泉鎮的村民向記者再次反映稱,龍泉中學手續尚未辦齊,停工一個多月后再次熱火朝天地施工,轟隆隆的挖掘機正在已經建成的教學樓后面打地基。
東占村委會美傲經濟社村民梁定文表示,國土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書,讓學校補辦手續的前提就是得先辦理征地補償手續。可他8畝土地至今還沒拿到一分征地補償款,像他一樣的還有幾十戶村民沒拿到補償款,土地卻被龍泉中學用鐵皮圍兩三年了。
據悉,近兩年被強占土地的龍泉鎮村民,已多次向海南省國土、信訪、龍華區政府等部門反映。若矛盾得不到及時化解,事態的發展令人憂心。
當地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說,修建學校是一件公益事業,所以國土局并沒有讓它直接“死亡”,而是賦予它繼續活下去的機會,但是,并不是說它就是合法的。“先上車后買票”,龍泉中學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相同的命運是它必須要買到那張通往合法的車票。(邢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