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二:民主
在甬江街道外漕村,很少有人不知道“黨情公開日”的。村黨支部書記李根華告訴我們,“黨情公開日就是每月定時向黨員群眾‘曬’黨務村務,取得黨員和群眾的信任、支持。”據了解,江北區自2008年在全區推行了黨務發言人、黨情公開日、黨政廉情車等“陽光黨務”工作方式,各村(社區)黨組織及時將各項工作向黨員和群眾公開,在近年來緩解征地拆遷和農村股份改革出現的矛盾中有效發揮了“潤滑劑”作用,促進了基層社會和諧。
“我們楊書記是全區第一個直選出來的社區書記!”白沙街道白沙社區老黨員錢順俊的一席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入黨這么多年,直選還是第一次。這樣人手一票選出當家人,我們滿意。”!在去年上半年的社區換屆中,白沙街道白沙社區原黨委書記楊艷紅以高票當選。這種民主直選的做法在今年村黨組織換屆中已全面推廣,至1月底全區99個村全部以直選方式產生了新一屆村黨組織班子,直選率達到100%。
如何發揮閉會期間黨代表作用一直是江北區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2007年下半年,江北區全面推行以發揮閉會期間黨代表作用為重點的黨代表任期制落實工作,先后出臺實施意見并推出了11項制度和5個配套實施細則,3年中組織黨代表開展各類視察調研活動40多次,采納黨代表提案15件。“去年,我參加全委會、黨建工作會議等區委重大會議5次,各類視察調研活動10多次。原先我們黨代表是‘三天會議代表’,現在是‘全天候代表’,責任更重了作用更大了。”慈城鎮望京社區書記王柳娜告訴我們,在一次黨代表小組討論時,她提出了城鄉黨員活動經費不平衡的問題,得到區委領導的關注。很快江北區率先在全市出臺了城鄉基層黨員人均100元活動經費的政策,讓自己實實在在感到了黨代表的作用和責任。
【記者附言】: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江北區結合實際在黨務公開中探索實施了以黨務發言人、黨情公開日、廉情直通車為內容的陽光黨務工程;在社區(村)黨組織換屆中,成功推行了黨組織班子公推直選,擴大了基層黨內民主;在黨代表任期制落實工作中通過11項制度實現了黨代表活動的經常性和實效性,有效規范和制約了黨內權力運行,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黨建工作更充滿了活力。
關鍵詞三:智慧
“去年以來,市委、區委先后啟動了智慧寧波、智慧江北建設的重大戰略。我們認為,智慧黨建是整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領先一步先行先試,為總體戰略實現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施櫻芬列出一大摞事例向我們闡述著對“智慧黨建”的理解和實踐:通過江北手機黨建報將全區黨建動態實時分享到每個黨員,通過江北黨員卡管理系統實時了解每個黨組織、每個黨員的活動動態,通過系統聯網實現了各個黨組織的工作互聯和黨員的交流互聯……
“閱讀手機黨建報已經成為不少黨員的習慣,”慈城鎮國慶村黨支部書記陳金龍告訴我們:今年手機黨建報又有新變化,從每月2期改成每周1期,還增加了生活資訊欄目,大大增強了時效性。
在甬江街道汽車一條街市場,年輕黨員王曉波掏出黨員卡向我們介紹:“這張黨員卡首先是黨員標識,其次持卡可以參加全區各級黨組織開展的活動。我的工作雖然外出多,但組織生活從沒拉下呢。”隨行的甬江街道組織委員戴萍告訴我們:前年區里就推行了黨員卡管理系統,并將全區各個黨組織聯網。據了解,手機黨建報運行3年,已發送57期、發送黨員80多萬人次;黨員卡系統運行2年,已有1321批次的基層黨組織和44620人次的黨員通過刷卡參加活動,有效實現了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活動的實時跟蹤、動態管理。
【記者附言】: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國家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戰略不斷付諸實踐,展示著智慧時代的的巨大魅力。作為執政黨基石的基層黨建,要及時在社會變革巨潮中領先一步,成為智慧時代的領導者,使黨建工作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創先爭優活動中,江北區白沙商會黨支部積極在區域共建、創新形式、亮化承諾、奉獻愛心上下工夫,用努力打造“黨建、發展”雙品牌的實效,樹立起黨組織在商會中的威信。圖為商會黨支部黨員在白沙街道第一汽車市場黨員活動中心研究營銷策略。(田 野 劉曉霞)
依托商會黨組織切實加強和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的作用,是江北區洪塘街道黨工委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新模式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