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民營企業的內部腐敗,往往容易被人忽視,成為被遺忘的反腐盲區。這不僅影響企業健康發展,更惡化了社會風氣。國家預防腐敗局把“開展非公經濟組織預防腐敗試點工作”列入今年的工作要點,民營企業反腐利劍正悄然出鞘。
很多人認為,民營企業是私人所有,企業里的腐敗是“家務事”,而且伸黑手的多是企業主的“親信”,沒必要大張旗鼓反腐敗。正是這種認識誤區,漸漸助長了民營企業內部的腐敗行為。
近日,溫州龍灣區一家設備公司的會計總監李某涉嫌職務侵占罪,被提起公訴。談到李某,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大嘆“家賊難防”。這起案件,也引起了人們對民營企業內部腐敗問題的關注。
300萬資金被侵占
李某29歲,7年前經人介紹來到公司。公司負責人覺得李某比較穩重,學習用功,對工作也很負責任,就決定培養她,出錢讓她去學習會計。李某果然不負公司的期望,成功地獲得了會計證書。
不久,李某就被任命為公司的會計總監,總管公司一切賬款來往。由于公司信任她,她的權力變得大起來,公司把繳稅專用卡交給她保管,這也意味著,李某有了單獨提取現金的權力。每天有大筆錢財從手中流過,李某想起自己每月才2000多元的工資,心態漸漸變得不平衡起來。
其實,李某一向花錢大手大腳,每個月的工資,幾乎不夠她花。后來,李某開始沉迷于賭博。十賭九輸,她很快就債臺高筑。靠工資吃飯的李某開始琢磨如何籌措賭資翻本。
面對越來越大的個人財務漏洞,看著動輒提取的幾十萬、上百萬元公司資金,她開始動起了歪腦筋。一開始,李某的膽子不大,只是“小打小鬧”,利用自己手中握有公司繳稅專用卡可以提取現金的便利,開始虛報稅額,把扣除的一些稅款悄悄地“挪”到自己口袋。這些“小動作”老板根本沒有發現,這讓李某的膽子大了起來,在牌桌上的“手面”也大了許多。2009年底,李某賭博輸了很多錢,她根本沒有能力還錢,“賭友”們不斷找她要錢。天天被人逼債,李某走投無路,貪欲也一發不可收,侵吞公司資金越來越多。最后到底拿了多少,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涉案金額還是檢察機關統計出來的:近300萬元。
奇怪的是,這么多錢落入李某手中,之前公司根本沒發現。直到2010年稅務部門通知公司繳稅時,公司負責人大吃一驚,才發現這個“家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