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南京樓市就像熱力四射的溫度一樣,量價齊升。8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南京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上漲0.5%,雙雙創下年內最大漲幅。
“種種因素促使南京樓市7月份量價全面上漲。”專家分析,樓市回暖跡象明顯,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已出現明顯變化。
新建住宅漲幅,南京在70城中排第三
“售價榜”已引購房人恐漲心理
8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6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有50個。
房價反彈,南京表現較為明顯。統計顯示,7月份南京新房、二手房環比均上漲0.5%,都創下了今年目前為止的最大漲幅。其中,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在連續11個月環比降價、1個月持平后,連續2個月環比漲價,漲幅位列石家莊和福州之后,在全國70城中排第三。而在二手房方面,南京漲幅位列70城第八。
持續一年多的房地產調控,儼然有失控趨勢。不少買房人都在問,南京房價是否又進入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是否將迎來一輪新的上升通道?
上周末,中海鳳凰熙岸、大華錦繡華城等6家樓盤推出新房源。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各家開發商可能是感受到了目前樓市調控的微妙——怕政府“槍打出頭鳥”,都顯得異乎尋常的低調。然而買房人的心理已經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現在南京房價還是在漲,聽朋友說江寧基本都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橋北也是賣到了9000元/平方米了。真怕再不買以后更買不起了,所以今天趕緊來選房。”在大華錦繡華城看房的賀先生告訴記者。
在多個售樓處,記者發現,恐漲已是很多購房者的主要心理。大多數購房人的心態跟賀先生一樣,都認為調控恐怕“到了頭”,這個形勢之下,剛需購房者“該出手時就得出手了”。
恐漲心理讓南京樓市成交很紅火。根據“南京網上房地產”的統計,上個周六共認購新房381套,成交139套;周日認購256套,成交152套。
開發商憑“經驗”炒高樓市
剛需釋放、貨幣政策變化也是漲因
國務院樓市督查組第一站督查的就是南京,為何在這種宏觀大背景之下,南京房價還會出現這樣的上漲?
部分開發商過度解讀房地產對穩增長的作用,用一些“歷史經驗”和炒作手段炒高樓市,導致購房人出現了恐慌性入市現象。這被認為是房價上漲的罪魁禍首。
前不久,南京兩家樓盤就被媒體曝光,自導自演“半夜開盤”鬧劇,呈現出的“供需兩旺”其實是演繹。開發商的炒作,既為吸引眼球、累積一批新客戶,更為自己的房源漲價鋪路。
樓市不景氣之下,更有開發商強調所謂的“自行車原理”:目前,房地產業及家裝、建材等市場紛紛下滑,政府就不能片面再強調壓縮——真要降下來就會難受,“這是自行車原理,自行車騎得快會撞人,騎得慢了會倒的。”
除了人為的因素,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指出,房價上漲還有兩個客觀因素:剛需釋放和貨幣政策變化。
朱中一稱,國家此輪調控以來,一些自住和改善型需求已經積攢一年多,到近期集中釋放,自然會導致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回升。此外,2011年12月,央行近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此后又降息,雖然貨幣政策定向寬松,但是由此形成流動性增加,老百姓容易將手上的資金轉移到樓市,直接帶動樓市成交量。
不過朱中一對國家的調控充滿了信心,他說:“自住型需求畢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相對固定,剛需釋放完,只要調控政策繼續嚴格落實,房價就不具備大幅反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