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出一條通往小康的致富路
寬甸滿族自治縣牛毛塢鎮五道嶺村地勢低洼,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夏秋時節的一場大雨就能讓村民一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省外經貿廳工作隊來到村里,了解到村民的這個“心病”后,立即向廳里反映情況,廳里高度重視,很快便協調40萬元,修建防洪設施,使五道嶺村村民賴以生存的2260畝耕地不再受洪水的威脅。
多年來,朝陽市聯合鎮北臺子村村民苦于沒有致富路子,單靠種大田,日子過得緊巴巴。自省科技廳駐村工作隊來了后,不僅教會大伙扣大棚栽香菇,還建起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解決了銷售問題,讓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基礎設施差、產業結構單一、集體經濟空殼是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主要問題。
“走村不落戶、戶戶見干部”。各級駐村工作隊堅持走村入戶訪民意,調研開會定思路,會同村班子定規劃,引導群眾圍繞市場調結構,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指導村民開發當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省政府辦公廳駐義縣七里河村工作隊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落實專項扶貧資金33萬元,集資建設花卉養植大棚,占地104畝的8個大棚已經取得收益,村里用這份收益為每個村民補貼合作醫療費20元。
省林業廳駐村工作隊針對彰武縣大冷鎮大冷村種植結構單一的現狀,爭取資金建設500畝苗木生產基地,成立了苗木專業合作社和果樹專業合作社,為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省委宣傳部駐朝陽縣羊山鎮東升村工作隊協調資金630萬元,維修村路,建設生態旅游區,在山溝溝里開辟出一條致富路。
據統計,半年多來,全省駐村工作隊先后爭取扶貧和支農資金2.8億元,發展“一村一品”農業項目464個,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55個,引進合作企業183個,化解村級債務810萬元,結對幫扶11.4萬戶,捐款捐物27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