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層,必須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
社區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人們常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的方針政策最終需要社區干部等基層干部來落實,社區干部等基層干部是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基礎性力量,是黨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最可靠力量。然而,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新情況、新政策、新矛盾不斷涌現,而面對這些新問題、新變化,不少社區干部在執行政策、服務群眾、依法辦事、維護社會穩定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首期300多名學員正是帶著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懷揣著解疑釋惑的期待,從全省各地走進了遼寧社區干部學院的課堂。
“我在社區負責低保工作,雖然已經干了6年了,遇到一些事,自己費了挺大的勁,可大伙仍然不是很滿意。”來自遼中縣蒲東街道近海新苑社區的學員梁曉光說,“細想想,還是對一些政策沒有完全吃透,和居民溝通的方式方法態度有問題,希望通過培訓能更好地把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能學到與群眾溝通的技巧。”
來自丹東市振興區頭道橋街道二街社區的學員姜穎,任社區黨委書記只有兩年時間,她說:“社區里事務性工作多,突發性強,常常是手頭的事還未處理完,又有一件或幾件事冒出來,總感到整天忙來忙去,始終無法把黨建工作與日常工作融合到一起。”姜穎期待著能學到以黨建工作引領社區工作的有效方法,把社區黨建工作盡快抓起來,真正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如何處理突發事件?如何調解居民糾紛?是來自綏中縣綏中鎮內東社區的學員張英麗平日工作中最為“頭痛”的事,她盼望著通過這次學習學到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提高化解居民糾紛的能力,真正把矛盾解決在社區。
如何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怎樣在非公領域組建黨組織?則是本溪市平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姜華對此次培訓學習的期待。
遼寧社區干部學院為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科學設計培訓內容,為三個班量身定制了培訓課程,設計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輔導、社區黨建工作、我國社區治理發展趨勢、中國社區管理改革與發展和影片《居安思危》等公共課;圍繞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做好社區黨建工作,為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設計了依法治國與社區法治、如何當好社區書記、服務社區群眾工作技巧、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治理視域下的社區書記工作等特色課;圍繞提高社區工作者知識化、專業化水平,為社區工作者培訓班開設了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社會工作實務兩門專業課。采取專題輔導、典型說法、案例教學、實地觀摩、交流座談等方式靈活開展教學,力爭讓學員學到“看家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