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三歲娃娃熱學《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妮妮媽媽驚訝地發(fā)現:自己3歲的女兒剛上了幾個月幼兒園,已經能熟練背誦《弟子規(guī)》中的內容了。
妮妮媽媽說,《弟子規(guī)》是女兒幼兒園中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每隔一段時間,班里就會舉行背《弟子規(guī)》比賽。為此,家長隔三岔五就會接到老師發(fā)來的督促孩子背誦的手機短信。“開家長會的時候,背得好的孩子會受到老師表揚,家長們也都以此為榮。”
據了解,這所幼兒園所在區(qū)已在中小學開展了國學學習。很多孩子因為在幼兒園學過《弟子規(guī)》,相比其他沒學過的孩子輕松得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3歲娃娃熱學國學并非少數。雖然沒有統(tǒng)一教材,但開設國學課已成為一些幼兒園的特色,特別是一些民辦園和早教、親子機構,也以此作為吸引生源的招牌。
事實上,國學進入中小學課堂更為普遍。師資力量強的學校會研發(fā)校本課程,每個年級的孩子每周都要上國學課。
從2008年9月起至今,豐臺區(qū)已投資200萬元購買國學經典讀本和開發(fā)地方國學經典讀本,這些課本在小學各年級中循環(huán)使用。國學誦讀結合語文、思想品德等課程進行講授,該區(qū)6萬余名小學生按不同年級分別誦讀《弟子規(guī)》《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等國學經典作品,每周不少于一個課時。
一師附小也在課外閱讀中加入了國學內容,除了蒙學詩歌外,還包括論語、大學、中庸、諸子、史記中的故事。
為提高學生古文素養(yǎng),促進其對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四中在初中部開設了國學課。初一年級要學習《弟子規(guī)》與《論語》,初二年級增開《大學》。
不過,由于課業(yè)負擔較重的緣故,大部分中學只是在語文課本的古文中涉及國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