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遭“情人劫”:再窮不能窮愛情?
美國:
玫瑰貴3倍也甘愿
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稱,餐廳和巧克力等零售業者估計將有176億美元的商機。
該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名消費者預計情人節當日平均花費126美元,比去年116美元的開支多8.5%,從而創下近10年來美國消費者在情人節最慷慨的紀錄。調查指出,男性平均花費169元,比女性的86元幾乎多一倍。
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國的情人節商業炒作力度不大,只有玫瑰花是供不應求的,
據稱,優質玫瑰花通常都是從南美運來,除去節日因素、季節因素和運輸成本,也讓玫瑰花的價格幾乎是平時價格的三倍。一打玫瑰花的價格大概在125美元左右,而如果從網上訂購,會便宜些,一般在80美元左右。
此外,情人節的晚宴也必不可少,通常比較好的餐館在一月份就開始接受訂位。
反情人節:
愚蠢的浪漫沖動
出于對情人節商業化的“憤慨”,歐洲就出現了“情人節反對者”。 2001年,倫敦網民梅格·皮卡德和她的朋友設想出“反情人節卡片”,并于次年建立“反情人節網站”,向人們宣傳“今年(情人節)——沒有鮮花,只有憤慨”的口號。此后,該網站還于2005年、2006年召集上千網友,舉辦“反情人節聚會”。
對于反對情人節的理由,她在網上聲言:“這基本上是出于對愚蠢浪漫的反感。愛情和浪漫與賀卡公司以及巧克力制造商完全沒有關系。我們并不反對浪漫,只是反對有人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送價值不菲的禮物。”
美國還有一家報紙干脆給出了“情人節精明消費指南”,其中一條就是建議情侶們改在2月15日過情人節,以應對一夜。
世界上不乏節儉過情人節的例子。據英國媒體報道,西約克郡71歲小說家肯·邁爾斯曾是賀卡設計師,1979年與妻子瓦萊麗結婚后親手設計了一張情人節賀卡,每年都在上面添幾句話“送”給妻子,而妻子不但不怨他吝嗇,反而覺得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