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我國不少地方液態奶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多位業內人士反映,今年奶牛養殖效益較差,導致奶農加速淘汰奶牛。加之今夏天氣異常、奶牛平均產奶量大幅下降,一些地方牛奶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奶荒”,相關企業如果收購不到足夠生鮮乳卻又想維持正常產量,可能會暗中添加用奶粉勾兌而成的復原乳來代替生鮮乳,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牛奶價格持續上漲
近日,不少消費者向記者反映,牛奶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正在濟南銀座超市玉函路店購買牛奶的市民王羽說:“幾個月之前許多牛奶每袋不到2元,現在2元以下的牛奶少多了,并且超市中牛奶促銷活動也幾乎沒有了。”
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是山東規模較大的連鎖超市,這家公司水奶飲料部部長李麗告訴記者,自今年6月份以來,不少品牌陸續發來通知,要求調高常溫乳品、低溫乳品等幾乎所有產品的售價。比如,中秋節前,原價為68元/箱伊利金典有機純牛奶、蒙牛特侖蘇有機純牛奶都調整為73元/箱,其他品牌牛奶也有5%-8%的漲幅。
業內人士認為,近日牛奶收購成本提高導致了終端零售價格上漲。濟南市長清區奶農田文凱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前來洽談收奶的人絡繹不絕,開出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僅幾個月時間就從3.3元/公斤漲至近4元/公斤。
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副總裁聶克平也反映,今年5月份以來,公司為了收購生鮮牛乳,平均每公斤需要多支付1.5元,漲幅約為50%。“尤其是規模化、規范化牧場產的牛奶,收回來的價格已漲到4.8元/公斤。”
不僅是山東,今年以來,我國內蒙古、河北等多個省(區)都出現了生鮮乳價格上漲的情況。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特別是6月份以來,國內生鮮乳價格呈現上漲態勢,且漲幅較大。
農業部監測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生鮮乳的價格漲勢明顯。1月份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40元/公斤,同比上漲4.3%;而到了9月第三周,這一數字達到了3.70元/公斤,同比上漲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