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得有點“亂”
老師教得很“糾結”
對于同時學兩門經濟學課程,多位同學時有混亂之感?!斑@兩個經濟學課,就像兩臺計算機,這兩個課的終端程序是不一樣的,有些矛盾難以擺脫。”育英學校經濟學實驗班高一學生孔維軼表示。另一位學生王雨溪也有類似的感受,“一方面畢竟政治課學的東西很重要,我們還要考試。但另一方面,新經濟學教材講的很多東西,很有意思,也很實用?!庇浾吡私獾?,證券模擬分析室是經濟班同學的心頭愛,他們在那里學會了“炒股”。據同學們介紹,通過一個模擬的股票交易軟件,每個人最少被分到了10萬元資金用來“炒股”,雖然是假炒股,但股市卻是真市。同學們需要運用自己的所學和經濟眼光進行投資,老師也會不定期查看大家賬戶里股票的總市值,了解每個同學的盈虧和得失,進行評分。
而對于同學們的混沌感,政治課老師也深有體會。該校一名高二政治老師表示,“我們教政治的時候很糾結。畢竟大家要面臨高考?!睂τ趯W生學了新課本后,反映政治課的經濟學不實用,這名老師表示,“就告訴他們書本作為教材,它的編寫需要一定的穩定性,但時代不斷變化?!?/p>
爭論
該不該開經濟課?
反方:
中學應重視基礎知識
對于中學階段開展偏實用主義型的經濟學課程,有教育專家表示不應過早學專業知識,專業經濟學課程并不適合推廣。教育專家郭元婕指出,“中學教育,還是應該以教基礎性知識為主,不管從這個學段來說,還是從國家對基礎教育的要求來說,都是這個方向。涉及股票、投資、理財等方面的經濟知識,都屬于建構在基礎知識之上的一種專業知識。在中學生連一些相應基礎知識都尚不具備的情況下,這種專業課程在中學校園里并不適合普遍開設,因為這些內容都不屬于基礎知識,即使有些說是經濟金融類的基礎知識,但它的本質還是建立在政治經濟學基礎之上的專業知識,屬于大學階段的專業類學習范疇。若學校出于學生的興趣需求,可以開設選修課或興趣小組,但一定要讓學生自愿,他們既可以選擇學,也可以選擇不學,還可以選擇中途退出。學校絕不能一窩蜂地去開設這類課程,中學階段還是需要強調基礎知識?!?/p>
正方:
開課符合課改精神
對這類經濟學課程,也有教育專家表示其符合課改精神,應該大力支持和推廣。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王云峰表示,“這種課程很正常,沒什么問題。國家從2004年進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后,中學課程結構本身就發生變化了,國家給了學校開設校本課程很大的空間。高中階段的教育,孩子們其實需要更多地接觸實踐,更多走向專業發展,了解我們社會的動態,從這個意義上,開設經濟學,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更多了解市場經濟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