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藍天白云的天花板,星星月亮的裝飾,保溫設備,紫外線燈定期消毒,這個溫暖的小屋,是廣州首個嬰兒安全島。今年1月28日啟用,安全島小屋沒有攝像頭,但有紅外線感應,一旦有人進入安全島,福利院的保安的工作人員就會前往查看。
廣州市兒童福利院義務科副科長張宗紅:
他走后三分鐘內(我們)過來,留意(附近)監控的動態,有沒有其他人再進去,對孩子傷害。
解說:
廣州福利院介紹說在設立安全島之前,最極端的情況出現在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福利院期間接收了28個棄嬰,而今年春節安全島接收的人數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徐久:
這個孩子數超出了我們的預料,我們壓力最大的,我們感覺還是孩子的照顧、喂養,我們工作人員長期以來面臨嚴重不足的問題。
解說:
廣州市社會福利院本就床位緊張,現有約一千張床位,但已收留多達2100多名的的棄童。很多孩子不得不送到寄養家庭托管。徐院長說,之前福利院也出現過一些父母回心轉意接走孩子的情況,但從安全島收留的這51個孩子的父母,至今沒有任何的線索。
徐久:
這孩子哪怕透露一點點信息,如果查實了以后,我們通過公安和家長聯系,一起把孩子送回他家。只要是有一個孩子,這個家長決定要拋棄他,我們只能做的就是把這個孩子照顧好,孩子的生命至上。
解說:
在廣州的嬰兒安全島門前,貼著一份福利院孤殘兒童親筆書寫的心聲,“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真的忍心拋棄我嗎?”
評論員:
福利院從起用到今天13天的時間,這13天正好是覆蓋住傳統的春節,正是正喜慶的時候,全家團聚的時候,但是有51個孩子,被他們的父母遺棄到棄嬰島。真是讓人心理百感交集。我們不防分析一下,這51個孩子都是一個什么樣的構成:
首先從性別上,男孩子32個,女孩子19個,這樣一種因素,這樣的這種構成,就打破了以前我們認為是要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重要的遺棄因素,是很重要的遺棄因素,看來這并不成立。
從年齡上來看,一個月以下的孩子是15個人,一月齡到一歲的孩子是16人,這個是最多,一歲以下的孩子加起來是31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1-6歲有17個。1-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和他們的父母有了很深的交流,有了很深的依賴感,這個時候孩子是最需要他們的父母的,尤其是身體有重度病癥殘疾的孩子,更需要他們父母的照顧,可是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被遺棄的話,恐怕這樣心靈上的傷口永遠不會痊愈,會伴隨他們一生。父母為什么做這樣的選擇呢?再來看,6歲以上的孩子有三個,這個年齡段已經超出了棄嬰島市所接受年齡的范圍了,他們已經被轉移到了其他的福利機構。
安全島實際上它是一個給孩子們提供最后的、可以說諾亞方舟的地方。它應該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是對人類的這種生命尊嚴的一種體現。但是反過來看,它又是一個悖論,如果安全島可以接受父母遺棄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又等于默認了遺棄這樣一種行為,我們就要看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他們就忍心遺棄自己的孩子呢?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