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蛻變
王高峰在形容李完彬時說,最初他是無意識的行走,目的單純,但是就像爬蟲一樣,在不斷向上爬的過程中,發生了蛻變,境界也在不斷提高。
有一次李完彬獨自在雪山上摔倒,右腿韌帶斷裂,幸虧手機有信號,打通了妻子申香子電話求救,多名民警與政府工作人員趕到,他才得以下山。
“在山上我就想,是誰派我重走長征路的?沒有人。可是我為什么要走呢?”
很多人都在問他這個問題,他的解釋總是顯得很沒有說服力,“我是為了我自己、成就我自己。”
但這也是他最真實的想法。在走了近10年之后,李完彬發現自己的行為,不但成就了自己,也能讓人了解更多的長征歷史,記住長征。“這也算是收獲,長征歷史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基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長征有四條線,通過我的行走大家知道了,也是有意義的。”
李完彬講述過去10年的長征歷程稱最大的心愿就是完成一份長征線路圖
未來,為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他還要再騎馬走一次紅一方面軍長征線路
河南商報記者程國昌
李完彬覺得,自己重走長征路,對傳承“長征精神”作用不大。
主要是為了成就自己,并在這個過程中,讓更多人了解長征這段歷史。
河南商報:花費這么多時間精力重走長征路,是什么動力支持你?
李完彬:第一次走長征路主要是為了我兒子的成長與參軍。
第二次則是因為英國有個歷史學家叫李愛德,他走了兩次長征路,我不能輸給他,也要走兩次。
第三次是被動的,當年跟我兒子部隊的領導夸海口說要再走一次紅四方面軍的路線,為了信守承諾就走了。
接下來也是想當走完全部長征路線的第一人,就又走了第四次,陸陸續續共走了10年。
河南商報:第三次是被動重走?
李完彬:當時自己也不想走,真的。因為對我兒子部隊領導夸海口說要走,就不得不走下去。
現在我與李愛德已是非常好的朋友。之前在行走時也會埋怨他,為什么要走長征路,而且還間接地讓我也走上了長征路。不過行走之后也會感謝他把我帶上了這條路,讓我收獲了很多。看了不同的風景,掌握了很多長征方面的歷史,還讓我結識了很多朋友。
索南加措就是我在長征路上認識的。在我的影響下,現在他也是一名黨員,還當了村委會主任。
李完彬:有人說,重走長征路對傳承長征精神有意義,但是我個人其實并不這么覺得,個人的行為承載不了那么宏大的任務。
最重要的還是成就了我個人,我對金錢、名譽沒有欲望,但是我想實現自己的想法。
另外的收獲就是通過我的行走,能讓很多人了解長征知識,記住歷史。當年的長征一共有四條線路,分別是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以及紅二十五軍。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知識,以為長征只是毛主席走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尤其是紅二十五軍的這條線路,是從河南羅山出發,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走這條線路時,到很多鄉政府蓋章留念,工作人員都說:“長征經過我們這兒了,你搞錯了吧?”
所以我這么走,在成就我自己的同時,也能宣傳歷史,讓大家記住長征歷史,這段歷史對我們非常重要。
河南商報:這么多年一直在走,成就自己了。可是路途兇險,萬一途中出點問題,家人會不會覺得你很自私?
李完彬:在開始長征前,我思考了好幾個月,想過會不會有危險,對兒子對家人有什么影響。但就像之前說的,為了鍛煉兒子我還是決定走。
最開始妻子、家人都反對,還有人說我“腦子進水了”,可是我一直堅持,最終還是將妻子感動了。后來我妻子跟著我一起走時,我也很愧疚,覺得沒讓自己的妻子過上好日子。
但是我覺得如果不走下去會是一個遺憾。而且走的過程中,了解長征的知識越來越多,對祖國和黨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河南商報: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李完彬:走完紅二十五軍這條線路后,就10月份了。馬上就到了長征勝利80周年,為了紀念,我準備再騎馬走一次紅一方面軍的線路。
之后估計就走不動了,最大的一個心愿就是完成一份長征線路圖,這對完善長征歷史資料也很有用,接下來我會完成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