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即將在英國倫敦謝幕,下一屆奧運會將會于2016年轉戰巴西里約熱內盧。說起巴西,國人立刻會想到足球,但說起里約,國人也許還很陌生,然而無論是巴西還是里約,都是非常值得人們去探索的。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來到這個南美洲東南的國度,以當地紅木之名Brazil作為它的國名,之后巴西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葡萄牙王子佩德羅宣告巴西獨立,9月7日成為巴西的獨立紀念日。1889年豐塞卡將軍建立的巴西合眾國在1964年成為軍人專政的國家。1967年巴西正式更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到1985年,巴西才擺脫軍人獨裁,建立了民主政體。
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與智利、厄瓜多爾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相鄰,是國土面積世界第五大國。她以節日眾多聞名于世。春秋之季是巴西最好的旅游時間。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好玩的東西很多。除了足球、桑巴舞、各種各樣的節目,你還可以到亞馬遜森林、伊瓜蘇瀑布、亞馬遜海潮去領略一番。
里約熱內盧州位于巴西東南部,是巴西第二大城,僅次于圣保羅,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636公里。在1960年以前為巴西首都,風景優美,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觀光。巴西人把里約熱內盧稱為“奇妙的城市”,在葡萄牙語里,“里約熱內盧”意為“一月之河”,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詞,因為一月是里約的盛夏季節,陽光燦爛、鮮花盛開,山青水藍,游人如織。
面包山
面包山
里約之美首在其山。環抱里約的群山奇峰突兀,蔚為壯觀。山上樹木四季常青,鋪錦疊翠,景色秀美。其中面包山和科爾科瓦多山更是各國游客的必到之地。面包山雄居海灣與大西洋之間,山體陡峭,四壁光滑,高近四百米,遠遠望去,孤立于蒼茫的天地間,巴西人戲稱為“甜面包”。
乘坐纜車登上面包山,憑欄遠眺,里約市容一覽無遺:這一邊是瓜納巴拉海灣,白色的游艇和帆船星散點落地停泊在蔚藍色的水面上。半圓弧狀的博塔福戈海灘金沙細浪,海濱大道旁是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遠處,一條長龍飛架海灣兩岸,那是著名的尼泰羅伊大橋。這座大橋全長十四公里,把里約與對岸的尼泰羅伊市連結在一起;這一邊是浩如煙海的大西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時地駛過巨大的海輪,三三兩兩形狀各異的小島在海浪潮水的拍擊下,時隱時現。遠處,科帕卡巴納海灘像一彎新月,橫臥在大西洋身旁,五顏六色、南來北往的小汽車宛若無數的甲殼蟲在月牙般的海濱大道上緩緩爬行……
耶穌像
耶穌山
耶穌山的真名叫駝背山,因山頂有一座巨型耶穌像而被人們稱作耶穌山。耶穌山海拔710米,山下有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景色秀麗,是巴西最著名的風景區。
在1922年,巴西獨立100周年時,巴西天主教團和修女們聯合簽名要求佩索阿總統建一耶穌像。這塑雕像,是巴西著名雕塑家瓦爾·科斯塔及其同伴們,花費了整整5年的時間精心設計,協力雕塑,在1931年完成了的一個建筑壯舉。雕像總高38米,頭部長近4米,釘在受難十字架上的兩手伸展寬度達28米。整座雕像用鋼筋混凝土堆砌雕塑而成,總重量為205噸,屹立在駝峰山的擎天柱石上。從城的每個角落遠遠望去,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耶穌受難的身影。圣像展開雙臂似乎在迎接八方來客,并祝福百姓平安昌盛。白天,它背襯藍天,頭上繚繞著瑞靄祥云,更顯示它的仙姿俠骨;晚上,強烈的探照燈光映射著它龐大的銀灰色身軀,昭示著圣像法力無邊,光明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