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藏學家才旦夏茸活佛,法名晉美柔必羅哲,亦名阿旺央丹柔必多覺,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發祥地丹斗寺活佛。他自幼嚴習佛學,博學多識;畢生著書立說,治學嚴謹,為后人留下了許多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佛教的昌
第六世才旦夏茸活佛
著名學者、藏學家才旦夏茸活佛,法名晉美柔必羅哲,亦名阿旺央丹柔必多覺,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發祥地丹斗寺活佛。他自幼嚴習佛學,博學多識;畢生著書立說,治學嚴謹,為后人留下了許多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佛教的昌盛不衰,為藏族文化的興旺發達作出了積極貢獻。筆者根據活佛的《自傳》和其它一些零散的資料,寫成這個并不完整的文章,表達對先生的深切緬懷。
(一)
才旦夏茸活佛於藏歷十五繞迥鐵狗年(公元1910年)4月22日誕生在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一楊姓富豪之家。關于他們的家族歷史,根據其《自傳》敘述:很久以前,甘肅臨夏市郊大楊家莊,有一個名叫楊功林的人,來到循化今道幃定居,遂娶妻,生有一子,取名楊羽。楊羽成人后,娶同仁隆務托家的一位女子作妻,始居循化城。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循化發生回族新、舊教派之爭,楊羽作為上層官員,妥善解決處理了這些矛盾。由此,聲名大振,在民間極有威望。楊羽有三子,其中楊永才又名才讓東智的,即是才旦夏茸活佛的祖父。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漢文化訓練,精通漢文及數學、地理等知識,是當時促進社會發展的進步人物。祖父才讓東智自幼成長在藏族之鄉,崇信佛教,學習佛法。他為人忠貞、誠實,熱情豁達;善於言辭,是非分明,后被循化廳委以總爺之重任。夏瑪爾班智達在《香薩傳》中贊揚他說:“那時由于循化廳有一位為民辦事,主持公道的官員,故多年未發生任何亂子”。才讓東智之妻才吉,出生於熱貢(今同仁)地方,其子羅桑扎西,幼年學文,后入由上輩才旦夏茸活佛奉皇帝之命征選的軍隊。15歲時與拉毛太結成伉儷。拉毛太系山西太原市一位名醫的后代。他們就是才旦夏茸活佛的生身父母。
追溯才旦夏茸活佛的家族淵源,其實他們最早并不是藏族,只是繁衍至大師這一輩,才完全形成了藏族這個民族成份。對此,才旦夏茸活佛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我的祖先是漢族,到父輩為漢、藏相合,本人則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以及地域等而言,當屬藏族”。這是大師對自己族屬的充分肯定。而且,他始終以藏族所獨具的民族心理素質在安多丹斗地區從事完善和弘揚佛教文化的崇高事業,并一向得到藏、漢、土族人民的尊敬。
才旦夏茸三歲時,原才旦夏茸活佛所屬“噶哇卡周”六部神莊教民組成的尋訪轉世靈童人馬,輾轉來到循化今積石鎮,準備為其查驗認定。但因他出生於漢族血統家庭而另尋五名孩子造書上呈當時在化隆夏瓊寺修法的夏瑪爾班智達認選。后夏瑪爾班智達退回報文,并言明內無人選。回去再尋。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尋訪隊不得不把楊家男孩上報認定。數日后,才旦夏茸才被正式確認為上輩才旦夏茸活佛的轉世靈童。
年及六歲,按藏傳佛教格魯派教義程序,母寺才旦噶丹夏智林寺將小靈童迎入寺內并舉行了隆重的坐床典禮。據說,年幼的活佛行將去才旦寺坐床時,父母特為他制作了一個由八個人抬的轎子,以示愛心和活佛的高貴尊嚴。
第六世才旦夏茸活佛
才旦寺是才旦夏茸活佛和才旦堪布倉的中心寺院,是他們的根本道場。她作為母寺下轄五座子寺,即吐哇寺(今青海化隆縣金源鄉吐哇倉村北),尕洞寺(今化隆縣塔加鄉尕洞村),丹斗寺(今金源鄉科巴村北),工什加寺(塔加鄉工什加村),趙木川寺(民和縣官亭鎮)。才旦寺有兩個活佛系統,一是堪布倉,二是夏茸倉。他們佛位平等,不分上下,而民間卻以他們年歲的高低稱堪布倉為大活佛,夏茸倉為小活佛。正當才旦夏茸活佛準備正式坐床舉行隆重宗教儀式之際,圍繞大、小二活佛誰先坐床的問題,在才旦寺內外也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風波。但由於上層人物的內部調解和廣大教民能夠從大局利益出發,此風波很快平息下來,既沒有影響才旦夏茸活佛按既定的吉祥時辰坐床,更無損於兩位活佛之間的個人感情和日后通力為釋迦佛教的弘揚光大而合作共業。
(二)
藏歷木兔年(公元1915年),才旦夏茸第一次在小積石山下的加入村晉竭后來成為他佛學修煉生涯中的至尊經師——晉美丹曲嘉措大師。后隨大師來到吐哇寺,參加是年7月14日的法會,并接受獨雄大威德以及大威德四灌頂,四灌頂為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和句義灌頂。聆習紅面菩薩、十一面觀音、白度母等之開許以及如何行法等諄諄教誨。次年,在吐哇寺,由五世麻尼班智達更登丹增嘉措華桑寶為他授沙迷、近園戒律,賜法名更登夏智嘉措。從此,才旦夏茸活佛開始走上以解脫今生苦海,實現達到理想境地為宗旨的佛教修習生涯。
首先,最初在佛教基本教理或佛門弟子人生觀諸方面給予他教誨和啟蒙引導的,乃是當時在雪域藏區被人們譽為第二位米拉日巴大師的俄昂群增華桑寶。這位大師為他講授藏文字母拼讀和基本的語法知識,使活佛收益匪淺。以后,他居住在循化楊家。據說還專門請來了文部寺一名僧,為他教藏文,但除背誦經文外,未能學到系統的藏文知識。8歲,回到吐哇寺,在這里度過了少年時代的一半時光。在熟悉和掌握寺院的法會活動事項(包括誦經及其程序、法會、跳欠)和規章制度的同時,學習了《供奉上師儀軌》、《祈禱儀軌》、《大威德儀軌》等經文,所獲知識較多。翌年春,不幸父親溘然病逝,只得返回故里,撫慰母親。
藏歷土羊年(公元1919年)10歲以后,在丹斗寺修習佛法。其間廣投名師,聆受要法,諸如皈依、勝樂、馬頭明王等灌頂;同時,還學習藏族詩學、歷算學以及因明學知識。這個時期,有一些幼嫩的習作詩文問世,并流行于所轄各寺及其教民中間。此后,活佛隨寫讀經師俄昂群增巡禮黃南地區名山古剎,但仍不忘孜孜攻讀經典,受到密法諸種灌頂法要。這對於活佛的成長影響極大,不僅拓寬了他的視野和思路,又豐富了知識。回到丹斗寺后,他又扎進學習之中,開始背誦二世嘉木樣的《三乘道地莊嚴論》、《教派史》、《俱舍根本三要》和米盼達哇的《書信格式》等書。
藏歷水豬年(公元1923年)14歲,去今循化尕楞寺拜謁晉美丹曲嘉措大師,表示愿意投其門下,學習佛教經典文化,作一名忠實的弟子。他的要求得到了大師的欣然允諾。當時晉美丹曲大師正創作一部著作,看到大師寫著那么漂亮的字,還有精美的印度梵文,他想自己什么時候能寫上這么好看的字呢?晉美丹曲嘉措大師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情操高潔,氣節崇尚,贏得藏區廣大僧俗群眾的敬仰。大師循循善誘,從一般的通俗詩句開始,給他講授《吉祥妙音贊》、《詩學明鑒》、《妙音歡歌》以及夏瑪爾班智達的《詩學講義》等詩學讀本。由于大師的悉心培育、傳授,加上才旦夏茸天資聰穎,勤學好讀,很快便能創作出優美的詩歌。大師看到弟子這般聰明,不勝歡喜,再三勉勵其不懈攻讀,立志成才。此后,才旦夏茸活佛的學業由佛教基本原理的學習轉入了經典理論的系統學習,而晉美丹曲嘉措大師也為他繼續成才傾注了全部心血。
(三)
藏歷木鼠年(公元1924年)15歲,這年他跟隨師傅朝游草地牧區。返回尕楞寺后,大師向包括才旦夏茸在內的百余名徒弟,講解佛教理論知識,主要以格魯派鼻祖宗喀巴大師的經典著作為主,兼及宗喀巴哲學思想。如《菩提道次第廣論》、龍樹所著《中論》、《宗喀巴傳》,此外,還簡要講解了“大五明學”。由此,使才旦夏茸活佛才真正感悟到佛教文化的深奧無邊和如此豐富的內層哲理。與此同時,決心立志遨游佛教學海,掌握“大小五明”學,通達顯密。是年,重返丹斗寺,聽到九世班禪卻吉尼瑪到達蘭州的消息,當即按照管家噶瑪老爺的囑咐前往朝見,并有幸得到班禪喇嘛的經文傳承和所賜護身結。此次蘭州之行,活佛感受不少,沿途那些秀麗旖旎的自然風光以及蘭州市繁華熱鬧的情景,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回到才旦寺,活佛以散文的筆觸,寫下了極富韻味的紀實游記。同年,尕洞寺下轄神莊尕洞村一幼兒,由塔爾寺著名的卻西等活佛確認為塔爾寺達噶夏仲祥曲丹巴堅參的轉世靈童。9月,以才旦夏茸為主的靈童護送人員約30余人來到塔爾寺,參加坐床典禮。幾日后,來到西寧,會見馬麒并觀光西寧市,后返回寺院。根據其《自傳》以及老人們的口述,這個時期,才旦夏茸承襲前輩的遺志,兼作世俗紅教信徒的上師,為當地吐哇村、旦么村、恰加村以及才旦等地的紅教信徒講授密宗,制訂清規,決定每年法會期間僧官、翁則的任免。他以聰慧的天賦和高尚的情債,博得人們的信賴,享有較高的聲望。
藏歷水牛年(公元1925年)春,在尕楞寺他花了約三個月時間專門學習攝類學。此學科為藏傳因明學入門的必修讀本,具體學程是上午聽課,下午接因明學院的傳統,就簡略攝類和中攝類理論作辯論。此外,還閱讀宗喀巴二門生著作《克珠杰文集》、《嘉察杰文集》,并開始接觸繪畫及造像方面的知識。此后,又學習天文歷算學,聽導師講解拉卜楞寺仲譯土丹的《漢歷文殊菩薩之花》、《文殊菩薩容光》、《賽青漢歷》等歷算著作。通過上述書籍的學習,使他基本掌握了歷算知識,并按導師吩咐寫出了當年藏歷火虎年(公元1926年)的詳細日歷,印行所屬各寺及村民中間。鑒於藏族歷算學經典汗牛充棟,十分豐富,直到19歲他仍然主要攻讀歷算學,同時,亦顧及《隆多喇嘛文集》、《中觀論》、《慈氏五論》、《現觀莊嚴論》、《寶性論》、辨法性論》等佛學經典的進一步鞏固。后來,他不僅能夠算出一年或幾年的季節時日,而且也能準確無誤地推導出一個繞迥即60年的日歷。對此,人們無不表示贊嘆和訝。不僅如此,其間他還在丹斗寺、才旦寺、吐哇寺和尕楞等寺從事佛事活動,亦得到許多不曾接受過的密法灌頂。由于才旦夏茸活佛的才學已在多的同齡弟子中嶄露頭角,十分引人注目,由款仁寶且為堪布兼導師,晉美丹曲嘉措師徒作屏教師,再次為他授比丘、沙彌、近園戒律,正式賜法晉美柔必羅哲,不久,他前往達象寺拜見導師。此達象寺系噶丹嘉措的徒弟葉俄·三木旦嘉措所建。當時適逢該寺從四川德格印經院購得許多經籍剛剛馱運抵達,這對於求知心切的才旦夏茸活佛如魚得水,他先后通讀《布敦教法史》,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如意寶樹史》,公保杰的《地佛教史》等教史,還學完了《白琉璃》等天文歷算等書籍。
藏歷鐵羊年(公元1931年),才旦夏茸活佛22歲。是年正月,在導師的講解下,繼續聞習《赤干仁寶切傳》、《三護法神經》等;下旬,去黃南桑格雄(今同仁隆務鎮所在川名),在此約20余天集中習讀《宗喀巴傳》、《密宗道次第廣論》、《寶珠故事集》等頗為難解的經籍。同年,與多人結伴遠行朝圣四川草原。先抵察科,繼達阿壩寺,轉而到若爾蓋。每到一處,投拜名師,虛心請教;收集經卷,博覽群書,使活佛獲益頗多。至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才旦夏茸已學通顯、密“三藏四續”直至“大小五明”知識,且以年輕學者、博學活佛以及為人樸實而譽滿青海藏族地區。
(四)
27歲以后,他開始四處云游,傳教弘法,奉立塔殿,把全部精力傾注於弘揚佛教的事業,為所屬各寺院集團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作了許多工作。
首先,為了保存諸上師的授課講稿和他自己的習作,使更多的人乃至子孫后代相沿繼承學習,他在吐哇寺修建了一座印經院,先后陸續刻板印刷各類經卷幾十包。而且,所印經籍廣為流傳於青海、甘肅、西藏等藏區。
其次、與才旦堪布倉共同商定,出資擴建修繕了丹斗寺大經堂、行宮以及客房大門,并繪制佛像,奉立佛塔。藏歷火牛年(公元1937年)正月,他從黃南宗噶爾寺返回丹斗寺,為前來聆聽教法的各地信徒弟子,講解贊普拉脫脫日年贊時期出現的《寶篋經要》等經文。接著又在所屬子寺工什加寺,講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圓寂的情況,藏、漢、士等民族聽眾達兩千余人,儀式隆重、盛況空前。繼而,前往甘肅永靖縣境內的羅家墩寺叩拜自顯勝樂佛。向該寺僧眾傳授《大威德十三經》、《普明大日如來經》等經典要義;同時,還兼任導師,為7名漢族小喇嘛授比丘戒律。
藏歷鐵龍年(公元1940年),時年31歲,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在拉薩布達拉宮正式坐床。年末,才旦夏茸到甘肅夏河縣噶達寺等地求醫治病,后經循化古雷寺到生地楊宅。再此以后,一直為所屬各寺的基本建設日夜操勞,費盡心機,最終使“噶哇卡周”諸寺發展成為建筑宏偉,僧侶眾多,供物齊全,寺風嚴格的有統一機制的寺院集團,并且隨著才旦夏茸活佛聲譽的逐漸遠揚而被世人所矚目。
(五)
新中國誕生以后,才旦夏茸活佛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積極參加各項民族事務工作,為提高和發展藏族文化事業,尤其為培養具有較高藏文及佛學知識的專門人才方面,不遺余力,作出了顯著成績。
藏歷木馬年(公元1954年)夏季,他前去首都北京參加黨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憲法、毛主席著作哲學部分的翻譯、審定工作。在此期間,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達賴、班禪喇嘛的接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周年國慶盛會,還在雍和宮宗喀巴殿聆聽了達賴喇嘛講解《菩提道總論》,后經西寧回吐哇寺。翌年,又與其他幾位學者一同,來到北京,擔任會議文件的翻譯工作。接著于1956年冬季,他作為青海省宗教界人士參觀團的成員,去北京、天津、沈陽、長春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參觀訪問,寫下了許多贊美祖國秀麗山河的詩篇。從1957年開始,他與藏族學者桑熱嘉措等人合作,共同完成大型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的整理工作。
不久,他來到青海民族學院擔任教學工作,成為該校一名正式教員。在編寫藏族古典文學教材的同時,繼續致力於藏族文化的研究。先后撰寫了《藏文文法論》、《詩學通論》、《漢、藏詞匯》、《藏文尺牘》、《堪倉全傳》等著名的著作。《堪倉全傳》系才旦夏茸活佛的導師、佛學大師晉美丹曲嘉措未完成的著作,才旦夏茸寫就該書的后半部分,并且第一次在木版橫條紙卷中寫入了歌頌共產黨、毛主席和譴責軍閥馬步芳的內容。
藏歷土豬年(公元1959年),活佛50歲時,到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參加有關文件及著作的翻譯工作。其間與著名藏學家毛爾蓋·三木旦住在一起,并一同游覽北京香山、黃寺、佛牙塔等佛教圣地,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十年浩劫”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的災難,它給宗教亦帶來了幾乎是空前的毀滅性的破壞,才旦夏茸活佛自然也在劫難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知識分子政策的落實,才旦夏茸活佛重見光明,得到平反昭雪,被聘任為西北民族學院少語系藏文教授,為培養教師和研究生貢獻余力。此時,他以比過去更高的激情,在短短的幾年中,整理專著、論文等一百多萬字,并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象《時輪歷算速算法》、《夏歷甘四節氣,閏月,日、月蝕速算法》等著作,不僅開創了藏族前人所不曾發現的新算法,而且他還在《漢歷義釋》中,第一次吸收先進民族的科學觀點,否定了藏族歷史上的一些學者在天文歷算方面的錯誤論述。
此外,他以極大的努力找到經過“文革”殘存的一些筆記,憑著自己的記憶和熱情,開始了《藏族歷史年鑒》的寫作,為后人留下了又一個寶貴的知識財富。該書已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正當才旦夏茸先生抓緊晚年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全力潛心研究藏學,著書立說之際,不幸於1985年農歷五月十三日在甘肅拉卜楞寺圓寂,享年75歲。
才旦夏茸先生畢生勤奮學習,誨人不倦,學通“大小五明”,為藏族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卓越的貢獻,對此,已故班禪副委員長評價說;在“我國藏族中,在藏學方面有這么高的造詣的人不多。他的著作是多方面的,在培養人才方面也作出了貢獻,我非常尊敬他。他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末了,我把先生一生撰寫的著作分類介紹如下:
(1)佛學類:
《菩提道次第廣論備忘錄要義集論圣者類》
《菩提道次第廣論備忘錄要義集論奢摩他類》
《菩提道次第廣論備忘錄要義集論勝觀類》
《菩提道次第廣論備忘錄要義集論修習金剛乘類》
《密宗注解》
《藏傳佛教各宗派名稱辨析》
(2)文化類:
《藏文字帖》
《藏文文法》
《藏文詞典》
《詩學通論》
《藏族歷史年鑒》
《普氏歷算法》
《略談<詩鏡論>的糟粕——淫語》
《藏語語法簡論》
《書信格式》
《藏文的來歷》
(3)歷史類:
《夏瓊寺志》
《丹斗寺志》
《堪仁寶且傳》
《宗喀巴傳略》
《喇勤貢巴繞色傳略》
《歷代麻尼仁寶且傳》
《靈塔志》
《才旦夏茸自傳》
(4)文學類:
《多麥圣地丹斗寺憶歌》
《懷念阿底峽大師》
《校園見聞吟》
《贊杭州西湖美景》,等等。以上只是一個很粗略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