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魯甸地震災區重建思考:大災窮縣出路何在
放眼未來
發展旅游,會是希望所在?
地震前,龍頭山鎮就因人口資源、發展思路、產業項目等綜合能力較強,被評為全國重點鎮。這也是2012年云南省連片扶貧開發實施以來,魯甸縣僅有的集中扶貧鎮。
該鎮在古時,就因有古銀礦洞并能開采上好的朱提銀而名噪一時,如今魯甸縣主要的龍頭山蘇軾文化和桃園伊斯蘭文化仍遠近聞名。
龍頭山鎮的旅游發展,從受災前到受災后,都是當地政府大力定位打造的方向。王安國介紹,早在2012年9月扶貧攻堅會現場,龍頭山鎮的發展模式和思路,就作為典型在全省各地廣為推介學習。
龍頭山鎮發展最大的亮點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耙贿M龍頭山鎮,就能看到有特色的建筑”,王安國認為,較好的基礎設施改善,也為當地的產業支撐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目前龍頭山鎮各個自然村都通了路,只有45個村民小組沒有直接通路,全鎮的電網也已全面覆蓋。
王安國介紹,龍頭山鎮一帶至八寶村一帶,早在地震前,就要申報成國家礦山公園。要發展以礦洞為載體,以古時留下的遺跡相串聯的旅游路線,“這些規劃之前都在做,才處于起步階段,原計劃如果沒有發生地震,就要從旅游開發這個方向做工作?!?/p>
如今,龍頭山鎮發展了10.3萬畝核桃,6萬多畝花椒。生態旅游文化發展路線,也被當地官員重視?!盀暮笾亟ㄒ院螅堫^山鎮的經濟至少要前進5到10年?!?/p>
“不管從哪個層面,這次地震后,當地政府百分之百都會考慮旅游文化發展。”王安國說,除古文化旅游發展外,還會包括休閑農業觀光旅游和地震遺址旅游等。
地震讓更多人知道了魯甸,在當地政府官員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麗江和昭通的豆沙關等鎮因地震重建定位旅游發展而興起,也讓魯甸官員對災區未來有了更多期望。
《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
確定居民住房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災害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6個方面的災后恢復重建任務。
●重建任務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強調按照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原則,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推進鄉鎮居民住房建設,實行統一規劃建設,完善配套設施。
●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堅持高質量、嚴標準,優先安排學校、衛生計生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恢復重建,促進服務資源均衡配置和共建共享,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重在恢復功能,提升安全可靠性,強化保障能力。
●產業發展以擴大就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著力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林業、資源深加工業和文化旅游業等優勢產業。
●災害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重建任務,旨在增加防災減災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華社
《關于支持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支持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財稅、金融、土地、生態、產業等九大類政策。
●稅收:對政府為受災居民組織建設的安居房建設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轉讓時免征土地增值稅。
●收費:對受災嚴重地區酌情減免由中央級批準屬于地方收入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本省出臺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金融:城鎮受災地區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可適當下浮,首付款比例最低可為10%。
●就業:優先保證受災地區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產業:支持云南省將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留給云南的枯水期54億千瓦時留存電量留給受災地區使用。(完)(肖輝龍趙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