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中醫證型
肺經風熱型
證見鼻塞,鼻涕黃或粘白、量多,發熱惡寒,頭痛,咽喉不利,舌質微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膽府郁熱型
證見鼻塞,鼻涕黃濁粘稠如膿樣、有臭味、嗅覺差,頭痛及患處疼痛劇烈,并有發熱,口苦咽干,煩躁,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脾經濕熱型
證見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并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
肺脾氣虛型
證見鼻塞較重,鼻涕粘白或黃稠量多,嗅覺差,頭暈頭脹,短氣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脹,便溏,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弱。
瘀熱互結型
證見鼻塞,流濁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黃,不聞香臭,伴頭痛、口干不欲飲,舌苔黃膩,脈滑數。
細菌學
在急性鼻竇炎向慢性鼻竇炎轉化過程中,鼻竇中的細菌也會產生變化。研究對象為對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急性鼻竇炎患者,對其在首次發病的34~50天內進行動態細菌培養研究。首次抽吸培養細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菌和卡他莫拉菌。在此后的抽吸培養中除原有的細菌外又出現了厭氧菌,包括梭桿菌、紫單細胞菌和消化鏈球菌。而且分離出的需氧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加。提示厭氧菌感染繼發于化膿性細菌感染?;撔约毦腥緸閰捬蹙腥咎峁┝藚捬鯒l件(粘液的滯留、竇口的堵塞和缺氧)。
慢性鼻竇炎的致病菌變異很大,導致消炎類藥物治療很難取得效果。
鼻竇炎的全面檢查
很多患者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鼻子堵,到藥店或者醫院去買點藥,點鼻子,吃藥,如此反復幾次,不能緩解癥狀,再去醫 院,穿刺、電燒、激光、冷凍、微波……,每次治療后可能短期之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癥狀,但過不了多久,仍然舊病復發,甚至有些人會越來越重,最后不得不手術治療。但即使做了手術,有很多人仍然會復發,反反復復做手術——于是很多人認為鼻竇炎不是大病,但卻是永遠治不好的病。
鼻竇炎經年不愈的原因首先在于診斷不明確,其次是治療不到位。正如前面所說,大部分鼻竇炎患者實際上是按照慢性鼻炎或感冒來治療的。通常治療鼻炎主要用抗生素、抗過敏藥物、血管收縮藥物滴鼻等。這些藥物對于鼻竇炎的針對性都不是很強。例如抗生素,實際上抗生素主要應該用于發生細菌感染時,而鼻竇炎的發病因素中,細菌感染只占很小部分。其他一些非藥物療法也不適合于治療鼻竇炎。如電燒、激光。冷凍、微波等,這些方法只能使鼻甲縮小,鼻腔通氣暫時得以改善,但并不能對鼻竇的粘膜發生任何作用。所以在施行這些治療措施后,患者具堵的癥狀只能暫時有些緩解,但絕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鼻竇內粘膜的炎癥、水腫甚至息肉等改變。
鼻竇炎的病因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有些患者是由于變態反應,有些由于鼻腔內某些解剖結構異常,有些則是由于一些先天性疾病。部分患者得鼻竇炎是由于單一因素,但在多數情況下,鼻竇炎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如:解剖結構異常合并變態反應,甚至還合并細菌感染。由于解剖結構異常引起的鼻竇炎,最適合的治療首先應該選擇手術。由于變態反應引起的鼻竇炎除應進行系統的抗變態反應治療外,一旦鼻竇粘膜因變態反應,而發生嚴重水腫甚至息肉樣改變時,也應手術治療。因此,在對鼻竇炎進行恰當的治療之前首先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診斷,弄明白一個鼻竇炎患者的患病因素主要是什么。
對鼻竇炎比較全面的診斷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變態反應檢查;
(2)嗅覺功能檢查;
(3)鼻竇CT;
(4)鼻竇內窺鏡檢查;
(5)全身檢查。
臨床診斷
鼻竇粘膜的炎癥。在各種鼻竇炎中,上頜竇炎最多見,依次為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炎癥。鼻竇炎可以單發,亦可以多發。最常見的致病 原因為鼻腔感染后繼發鼻竇化膿性炎癥。此外,變態反應、機械性阻塞及氣壓改變等均易誘發鼻竇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齒源性上頜竇炎。
急性鼻竇炎常在感冒后出現鼻堵塞,膿性鼻涕增多,嗅覺減退和頭痛。前組鼻竇(上頜竇、額竇、前篩竇)發炎頭痛部位在前額部;后組鼻竇(后篩竇和蝶竇)發炎為頭頂部或后枕部頭痛。不同鼻竇發炎其頭痛的表現亦不同,例如額竇發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后不久前額部頭痛,并逐漸加重,下午則減輕。急性鼻竇炎病人可伴發熱及全身不適癥狀。用鼻鏡或鼻內窺鏡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腫脹,中鼻道或嗅裂處有膿性分泌物,各相應鼻竇區有壓痛, 鼻竇X射線拍片有助于診斷??扇響每股睾突前分委煟瑫r鼻內滴入血管收縮劑,理療及中藥治療均有一定效果。上頜竇蓄膿者可作上頜竇穿刺,沖洗出膿液并注入消炎藥物。
慢性鼻竇炎鼻部癥狀似急性鼻竇炎 , 但無全身癥狀,病程長,可以有頭痛,也可以沒有頭痛。鼻腔檢查見中鼻道或嗅裂處有膿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樣變,鼻竇X射線拍片對診斷有很大幫助 。鼻內滴血管收縮劑有利于鼻竇的通氣和膿涕引流,亦可同時配合口服中藥。對多發性鼻竇炎可作陰壓置換療法,對化膿性上頜竇炎可作上頜竇穿刺術。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彎曲、腺樣體肥大等機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礙鼻竇的通氣和引流,使炎癥難于治愈,可采用手術療法,如鼻息肉摘除術、鼻中甲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腺樣體切除術等,目前比較常用的是鼻內窺鏡微創手術,治療比較徹底。嚴重的難以治愈的慢性鼻竇炎可用鼻竇手術療法,也是鼻內窺鏡微創手術。
臨床表現
患者在患鼻竇炎后會出現以下癥狀:
1.鼻竇炎常繼發于上感或急性鼻炎,這時原有癥狀加重,出現畏寒、發熱、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適等。小兒可發生嘔吐、腹瀉、咳嗽等癥狀。
2.多可出現—側持續性、偶可發生雙側持續性鼻塞。
3.患者膿鼻涕增多且不易擤盡,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時,刺激咽、喉粘膜,引起發庫、咳嗽和咳痰,甚至惡心。
4.前額部疼,晨起輕,午后重。還可能有面頰部脹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頜竇炎。
5.晨起感前額部疼,漸浙加重,午后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這可能是額竇炎。
6.頭痛較輕,局限于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多蟲篩竇炎引起。
7.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出觀早晨輕、午后重的枕部頭痛,達可能是蝶竇炎,
8.慢性鼻竇炎除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外,還有如下特點:
(1)頭痛較輕,一般多屬悶痛、鈍痛。
(2)嗅覺減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藥、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氣引流后頭痛可減輕。
(4)咳嗽、低頭、彎腰、用力時頭痛加重。
(5)吸煙、飲酒、情緒激動時可加重頭痛。
危害
鼻竇炎對身體的危害極大。它可引起頭疼,頭暈腦脹,失眠健忘,心煩意亂,容易發脾氣,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它也可成為病灶,影響周圍組織發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視網膜炎等。有長期低熱的病人,多方診治不效,經耳鼻喉會診確診為慢性上頜竇炎,經治療痊愈。 鼻竇炎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鼻竇就像呼吸道的衛兵一樣,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影響肺、氣管等下呼吸道的功能,而且還會影響周圍的組織,像大腦、眼睛等,如果病情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并發癥,而且發病率比較高,尤其是青年人的比例比較大,影響學習及工作,應及早治療。
綜述
鼻竇炎的主要癥狀是不通氣,所以治療鼻竇炎要用黏膜收縮劑,如1%麻黃素或滴鼻凈,配合0.15%黃連素或0.5%的氯霉素液點鼻消炎,每天的點藥次數以維持通氣為標準。如果用藥后不能維持通氣,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鼻甲切除或電烙術。鼻竇炎是鼻竇內的化膿性炎癥,以流膿鼻涕、頭痛為主,治療時除滴用鼻稅膜收縮劑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竇內的細菌感染,或做上頜竇穿刺術,必要時應進行鼻竇根治手術。在鼻竇根治手術中,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由于借助內窺鏡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徹底清除病變,并且盡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竇的正常粘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如今不開刀的內窺鏡微創技術已被廣泛運用于臨床。
可選用的西藥
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1)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轉為慢性。
(2)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鎮靜止痛藥:用于頭痛劇烈者。
2.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局部治療為主,可選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常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凈等??稍诘伪且褐屑尤氲厝姿伞⒈端姿傻?。應注意滴鼻凈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
可選用的中成藥
1.肺經風熱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3)鼻淵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4)蒼耳子鼻炎膠囊:口服,按本品說明書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7)辛蘋沖劑: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開水沖服,小兒用量酌減。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9)鼻淵舒口服液
(10)鼻舒液:外用。每次兩支,每天一次。
2,膽府郁熱型:
(1)龍膽瀉肝丸(片):水丸劑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1/2成人量。片劑每次4—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2)藿膽丸:成人每次服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小兒減半。
(3)鼻咽清毒沖劑:每次20g,一日2次,開水沖服。30天為一療程。
(4)鼻炎康片:每次2—4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3.脾經濕熱型:
甘露消毒丹:每次6—9g,一日2次,飯前用溫開水送服。
4.肺脾氣虛型:
(1)通竅鼻炎片:成人每次5—7片,溫開水送服,一日3次。
(2)參苓白術丸(散):水丸劑每次口服6—9g,或散劑每次1袋,均為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3)補中益氣丸:大蜜丸每次1丸,濃縮丸每次8丸,水丸劑每次6g,一日2—3次,用姜湯、淡鹽湯或溫開水送服。
(4)透鼻止痛散:鼻孔吸入,每天使用1--2次,用藥后馬上見效,快者1——3天痊愈。
5.瘀熱互結型:
(1)千柏鼻炎片:每次3—4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15天為一療程,癥狀減輕后減量維持或遵醫囑。
(2)滴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3)鼻正清膠囊:內服,一次三粒,一日三次,五天一療程,三個療程為一周期
透鼻止痛散:每天使用1--2次,用藥后馬上見效,快者1——3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