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矯正方法
1、鏡片矯正:包括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
2、角膜屈光性手術: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準分子激光切削術(PR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等;
3、眼內屈光手術:透明晶體摘除術、有晶體眼的人工晶體植入術等。
應該指出的是,從安全、簡便、經濟、實用等因素考慮,眼科學界認為對于多數人來說,目前矯正近視的首選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鏡。如果患者準備選擇準分子激光手術,那么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手術安全性了。
客觀地說,目前的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與最早使用鉆石刀進行的近視眼放射狀角膜切開手術相比,其安全性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歷經10多年大量臨床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激光治療近視手術在我國至今已經比較成熟。但任何手術的成功率都不可能是100%,就像隱形眼鏡容易感染危害視力,而框架眼鏡鏡片破裂引起的外傷,也是失明的原因之一。對美國《眼科學》雜志文章指出的:此類眼部手術的失敗率是1/10,國內多數屈光手術專家持不同意見。當然,良好的手術設備,手術者熟練的操作和豐富的經驗,還有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術高安全性的基礎。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近視眼激光手術也不能完全避免并發癥。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過度矯正或矯正不足,這些要經過一定時間觀察,酌情二次手術;部分人可出現眩光,即夜間將一個光點看成光團、光暈,這可因術后角膜組織間輕微水腫反應或夜間瞳孔較大、其邊緣與手術緣靠近有關,隨手術后時間推移而逐漸減輕;圓錐角膜在有這種潛質或者手術后角膜過薄的人身上出現;因為注視目標不良,可能出現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氣漩的作用出現中心島;PRK和LASEK手術后可能有角膜的混濁(Haze)以及長期點用對抗Haze的藥物帶來的激素性高眼壓。LASIK則有與角膜瓣相關的并發癥,如瓣下異物、角膜瓣移位、溶解,散光有所增加,自覺眼睛干燥等。最嚴重的是手術眼角膜傷口的感染,雖然極少發生,卻是可以致盲的直接原因,所以嚴格的手術消毒制度和患者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手術后也應定期檢查眼睛,特別注意眼底黃斑區和周邊視網膜的變化,做到未雨綢繆。
術后嚴格用藥和復查是重要環節
部分患者手術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現并發癥,是因為沒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和復查所致。所以這里特別要請醫生注意,提醒病人注意術后事項。LASIK手術后1~2小時后一般眼睛會有酸澀流淚和異物感,兩三小時后癥狀基本消失,倘若眼痛癥狀很明顯,須注意區分是眼部皮膚痛還是眼球痛,如屬于后者,應馬上找眼科大夫處置,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的可能。手術當日有眼部癥狀時可閉目休息,不要隨意摘掉透明眼罩,切忌用力擠眼,揉眼。次日到醫院由醫生摘掉透明眼罩并檢查視力、角膜、屈光狀態,然后在手術后3天、7天、1月、3月、半年、1年分別前去復查。尤其在術后早期,醫生可根據復查結果及時調整用藥,這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一環。還要囑咐患者,手術后一周內避免到煙塵較大場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眼部不要化妝,避免有水和細小顆粒入眼。不少人手術后第二天就恢復了正常視力,但后來數天卻視力有所波動,有的人視力則是逐漸恢復正常,大都兩周較為穩定,最終恢復期3~6月。LASIK手術后,可以口服三天抗生素防止感染;還要點用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及促進角膜上皮生長、潤滑和防干燥的眼液,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在一個月內應少用近距離的精細目力(包括看電腦、電視)。手術后因屈光狀態的改變,有人早期會感到視近困難,易疲勞,如果工作學習不能避免,則應多間隔、多眨眼、多休息,一般隨時間推移癥狀逐漸消失。再者要注意一個月內不要游泳,切忌跳水和激烈對抗性運動,以免撞擊眼部,造成眼外傷,角膜瓣移位甚至丟失。有眩光癥狀時,應等癥狀消失后再夜間駕車。
假性近視防治法
(1)應用睫狀肌麻痹劑(阿托品、雙星明、托吡卡胺滴眼液、博士倫眼藥水等)滴眼散瞳,于睡前點眼一次。
(2)堅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4次。
(3)學習或工作1~2小時后遠眺大自然景色,休息10~15分鐘,使睫狀肌松弛。
(4)用中醫針灸、電針、氣功或熱按摩等法提高視覺神經中樞的興奮性;針灸建議針“睛明”和“球后”兩穴。
(5)閱讀和寫字要保持與書面30厘米以上的距離和正確的姿勢;不要歪著頭看書,光線照明要適合眼睛;要勞逸結合,并注意鍛煉身體。
正確配戴鏡方法
首先需要到正規的眼科醫院進行醫學驗光在確保視力準確的情況下 戴鏡才能起到矯正的效果,否則度數會越戴越深。
(1)總體原則→清晰、舒適、持久閱讀。
(2)配鏡時,必須患者在場親自驗光后才行!不可以原來的眼鏡度數為準,重做一個,切記!
(3)近視鏡配鏡原則為眼位、調節、集合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最低的度數最佳的矯正視力。
(4)有散光的患者,應近視鏡和散光鏡都配(小竅門:低于75度順規生理性散光,未對視覺質量造成影響的,沒有視疲勞癥狀的可以不矯正。順規散光可以低矯,逆規、斜向散光需足矯)。
(5)裝配眼鏡時,還要注意鏡片光學中心的距離應與瞳孔間距一致;另外,鏡框應略有5度左右的向下傾斜,否則易造成單眼不適(包括眩暈)或單眼輕度模糊。
(6)鏡片材料的選擇→①:玻璃鏡片價低、較重、易碎,但耐磨;②:樹脂鏡片價高、較輕、不易碎,但易磨損。青少年及屈光度中、高者尤為適宜后者。
(7)近視度數發展較快的青少年可以在眼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配戴硬性隱形眼鏡(RGP/角膜塑形鏡)。
(8)眼位、調節功能正常的輕度近視患者只要在眼工作時戴鏡,不工作時可取下。中高度患者可長期戴鏡。
(9)不管是戴樹脂鏡片還是戴玻璃鏡片的患者最好半年~一年復查一次,以確保所配的眼鏡適合目前的屈光狀態→這是對學生而言!一般的患者25歲以上,可2年左右重新復查驗光一次。
近視的屈光手術治療
手術矯正近視、遠視、散光的方法,按照國際標準,根據手術的部位,可分為角膜手術、晶體手術和鞏膜手術共3大類13種。
第一類 角膜手術 共七種 (分為激光與非激光手術)
①超薄LASIK:超薄型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超薄LASIK即是把角膜瓣做得更薄的LASIK手術。采用法國超薄角膜瓣制作技術,將角膜瓣厚度控制在100微米左右。對于相同角膜厚度的患者而言,超薄LASIK由于把角膜瓣做得更薄,較普通LASIK保留了更多的角膜基質層,降低了風險,更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兼有LASIK和EPI-LASIK的優點,使手術的適應人群更廣,讓許多高度數、薄角膜、常規LASIK不能手術的患者也能有機會實現手術摘鏡的愿望;對于適合做LASIK的患者而言,如果選擇超薄LASIK,將保留更多角膜基質層,手術的安全性和術后穩定性就更高。目前,超薄LASIK已經成為取代常規LASIK手術的主要屈光手術方法。
②LASIK: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
③EPI-LASIK:準分子激光機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
采用特制的角膜上皮刀(這種刀切入角膜上皮層后能智能化地停止深入,再自動把角膜上皮層與下面組織光滑分開)制作的角膜上皮瓣厚度僅50—60微米,完全由計算機和全自動機械控制,制作的上皮瓣特別平整。完成激光切削后將上皮瓣復位,手術即告完成。它融合了LASIK和LASEK的優點,術后的視覺質量大幅提高。其遠期效果更好、更加節省角膜厚度、提供更大的矯治范圍、安全性更高等優勢具有非常誘人的臨床價值。本技術適合于1600度以內近視及角膜較薄的患者。
④LASEK: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
⑤ICRS:角膜基質內環植入術
這種手術是在角膜周邊部做兩個放射狀的切口,將兩片PMMA材料的環狀片段插入角膜基質內。這兩個放入角膜內的小片段實際上只有針尖大小,是水凝狀物質,手術后患者不會出現任何異物感,而且具有可預測性、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逆性和可調換性的優點。這是一種矯正低、中度近視的手術,也是治療圓錐角膜最有效的辦法,目前正處于臨床試用階段,尚未廣泛應用。
⑥PRK: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
手術的原理為應用準分子激光切削角膜中央前表面,即除去上皮層的前彈力層和淺層基質,使角膜前表面彎曲度減少,曲率半徑增加,屈光力減低,焦點向后移至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這好比在自己的角膜上磨制一副近視眼鏡片一樣。因術后疼痛、需長期用藥及易回退等原因已逐漸被LASIK替代。
⑦RK:放射狀角膜切開術
其原理是通過角膜的非穿透性放射狀切口使其周邊組織對角膜中央光學區產生張力,從而使角膜中央光學區變平,曲率半徑增大,屈光力降低,焦點后移,與視網膜的位置產生新的相適應,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由于該手術預測性不能十分精確,以及有視力波動,眩光,回退,角膜瘢痕,外傷易致眼破裂等原因,目前已被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所取代。
第二類 晶體手術 共五種 (分為有晶體眼與無晶體眼手術)
有晶體眼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術
手術原理就是在病人角膜緣做一微小切口,把一種特制的人工晶體植入患者眼球內的前房或后房內,不磨損角膜,也無需摘除原來晶體,保留患者眼球生理結構的完整性和調節功能。這種手術,實際上是把鏡片由戴在眼外移到眼內。而且手術是可逆的,萬一不需要這種人工晶體,做個小手術便可取出。該手術效果好,矯正屈光范圍大,本技術適合于1300度-3000度超高度近視、300度以上散光、角膜很薄不能實施激光手術的患者。根據患者眼球情況和人工晶體安裝的位置可分為3種手術方式:前房虹膜夾持型(簡稱ACL); 前房房角支撐型(簡稱PCL);后房型(簡稱ICL)無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 (透明晶體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
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
手術方法是首先在角膜緣作一個小切口,然后用超聲乳化的方法將原來晶體粉碎后吸出,植入經過計算后的人工晶體,可用來治療白內障合并有近視或遠視的患者。Phaco+IOL的優點是手術可同時治療白內障和近視及遠視眼。目前此種方法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雙聯人工晶體植入術
手術方法是首先在角膜緣作一個小切口,然后用超聲乳化的方法將原來晶體粉碎后吸出,植入兩只經過計算后的人工晶體,用來矯正極高度遠視眼合并白內障患者。
第三類 鞏膜手術
后鞏膜加固術
此手術是應用醫用的硅膠海綿、異體鞏膜或闊筋膜等作為保護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極部鞏膜,支撐眼球的后極部,阻止后極部的進行性擴張和眼軸進行性延長,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近視眼的度數。同時,術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強脈絡膜和視網膜的血循環,興奮視細胞,活躍生物電,提高視敏度。此術適合于控制高度近視的眼軸進行性延長,尤以青少年高度近視眼球軸長超過26毫米、近視屈光度每年加深發展超過1.00D者有重要意義。
對于屈光手術,不但手術前術者必須嚴格掌握的適應癥,想作屈光性手術的人也應有充分了解手術適應范圍與術前注意事項。
(1)受術者年齡應在18歲以上,60歲以下。因為18歲以下眼睛尚處在發育階段,屈光度還會發生變化;60歲以上可以在作白內障手術的同時用人工晶體矯正屈光不正。
(2)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盡量排除進行性近視。
(3)矯正視力0.8以上,無其它眼病及眼科手術史。
(4)身、心健康,無影響傷口愈合的全身病。
(5)患者自愿接受治療并能配合。
(6)戴角膜接觸鏡者需脫鏡兩周以上再進行檢查。
術前還應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散瞳驗光、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厚度檢查、主觀驗光、眼壓測定、角膜知覺、淚液量及淚膜破裂時間等周密的檢查,高度近視還要仔細檢查眼底狀況,鏡片眼內植入性屈光矯治手術還應特別注意房角檢查,如已決定行屈光性手術,應明確告訴受術者各種術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屈光性手術畢竟是一種改變眼球原形態的手術,并且出現時間較短,需要不斷發展、改善,如不是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鏡者,盡量不要急于考慮屈光性手術,應首選戴鏡、寧晚勿早。
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雖然手術過程快捷,痛苦小,但術后的自我調護對術后的恢復、手術的療效、并發癥的預防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因術式不同,術后的護理亦有不同。
特點
1、滿天星光無論何時何地都看見整個眼睛里充滿閃光,但這種情況大多是假性近視所具有的,或者400度以上沒有。一旦出現一定要及早治療,防止近視。2、遠處看不清。這是近視最基本癥狀,4.9、5.0、5.1、5.2、5.3、5.4為正視眼,是好眼睛,凡低于4.8的均為近視眼。3、近視與假性近視的區別。近視眼根本不可能在用眼過度時疼痛,假性近視反之。4、近視眼眼球外凸。這是最讓人害怕的。5、近視眼有眼部不適。就像有東西在里面一樣。6、近視眼部不像假性近視一樣,多是黑眼圈比其他眼睛黑。
近視治療方法
近視無需做激光手術,只需這樣做即可恢復:兩眼順時針逆時針可轉100下,每天如此,可以恢復到5.2為什么近視能如此讓人恐慌呢?這是近視讓人恐慌的原因:近視是短視眼,只能看清5厘米內的任意一點(正視眼明視距離10厘米),這也是大家認為近視不可恢復的原因之一。近視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即可恢復:1、晚上最多10點睡覺。2、近視眼注意眼睛不可以用眼時間過長,尤其在輻射下不能呆太長(會損害黃斑)。3、近視眼不可以不遠眺治療。4、近視注意不要吃過多油膩,可以吃些明目的食品。
古方治近視 攻克近視難題
眼營養功能代謝紊亂,臟腑功能失調是形成近視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恢復視力,避免激光手術帶來的風險,必須調理臟腑功能,供給眼部營養。同仁近視靈采用張子述的原始組方,運用其調臟腑治近視的傳統中醫理論,使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發而成。解決了人體對于傳統中醫產品的吸收問題,使產品發揮最大作用,人體對于中醫配方中的成分吸收率僅為20%——30%,有效成份大量流失,同仁近視靈的傳統配方有效成分不能全部發揮作用,嚴重影響配方的效果,同仁近視靈研發小組采用美國最新納米提取技術,提取傳統中醫配方中的有效成分,形成睫狀神經營養因子CNTF(48T/96T)EILSA,成分更純,吸收更快,吸收率達到80%以上,直接到達眼神經補充眼睛代謝所需營養,效果顯著。這是針對近視的唯一有效產品,預計未來五年近視比例將會下降一半。
成因
近視是由于眼睛過度疲勞引起的睫狀體失去彈性和調節能力下降所引起,分為分軸性近視,白帶性近視,屈光性近視三種,其中軸性近視是由于坐姿不正確所引起的視網膜后移,白帶性近視是由于眼疲勞導致眼睛的晶狀體變形所引起,屈光近視(也俗稱近視眼)則是因為眼睛看書時間過長、看電視過長使眼睛疲勞,眼睛的晶狀體突出所引起,是有害光線造成的,有時也是因為眼睛不注意衛生,有可能近視還是因為眼睛的黃斑損害引起的,所以我們要注意用眼,預防近視。近視與光的折射有關,與凸透鏡會聚光有關。通常,晶狀體通過厚薄調節,使像落在視網膜上,也就是焦點在視網膜上。這樣光匯聚到視網膜上容易使視網膜受傷,晶狀體本能保護眼睛,致使眼睛的壓力太大,負擔太大,晶狀體難以控制,時間長了,眼睛調節到像不在視網膜上,從而保護了眼睛。但因為眼睛的晶狀體過度調節,致使晶狀體失去彈性,眼調節能力下降,眼睛就近視了。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正常飲食結構,挑食、偏食、光吃細米白面,不吃五谷雜糧,特別是玉米、小米一類的食品,也會造成近視。
一般地,近視眼的形成很復雜,也有情況是視網膜向后移導致視網膜到晶狀體前后軸距過長,即軸性近視。白帶性近視則是眼睛的晶狀體渾濁,一般稱為白內障。近視眼的預防方法一般有做眼保健操。
危害
1、視力低下,眼睛經常干澀和疲勞,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長期戴鏡,會導致生活工作不便。
2、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
3、升學、參軍、考公務員和找工作受限。
4、老年后因為花眼而必須配兩副眼鏡。
5、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
6、遺傳下一代,近視的遺傳性是非常的大,尤其是中高度近視,遺傳幾率在80%以上。
7、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容易引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出血和脫離而致盲。
據統計由于近視導致的眼盲,已僅次于白內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由于存在上述危害,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關系其一生的幸福。因此,對近視應該也必須進行積極的預防和治療,防止其無限制地發展,對此,無論從學生自身,還是從家長方面講,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近視了不只是生活和學習上的不便,很多的專業和工作對視力有嚴格要求,以下提示視力不佳的考生高考志愿填報。
人群數量
目前,近視已經成為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問題。從1985年開始,我國進行了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不斷下降,近視發病率逐年上升。
2004年,教育部作了一個《200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在此報告中,我國7至12歲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2.5%,初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9.4%,高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77.3%,大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80.0%,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目前,據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的防治兒童近視研究項目前期調查顯示,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全國近視眼人數已近4億,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視高發群體——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則高達50%至60%,我國是世界上近視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視眼人數世界第一。
目前僅僅中國,就有三分之二的人近視。近年來,隨著電視及電腦的普及,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2002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我國在校學生視力不良(主要為近視)檢出率為: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生率為22.78%,初中生為55.32%,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77.95%。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高于農村學生,學生近視患者超過六千萬,因近視致盲人數三十多萬人。
防治
1、眼珠運動法
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
2、眨眼法
頭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
3、熱冷敷交替法
一條毛巾浸比洗澡水還要熱一點的熱水,另一條毛巾浸加了冰塊的冷水,先把熱毛巾放在眼睛上約五分鐘,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鐘。
4、眼睛體操
中指指向眼窩和鼻梁間,手掌蓋臉來回摩擦五分鐘。然后脖子各項左右慢慢移動,接著閉上雙眼,握拳輕敲后頸部十下。
5、看遠看近法
看遠方三分鐘,再看手掌1~2分鐘,然后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試試吧!
6、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的癥狀為“眼干澀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視物模糊”。這類病人的職業大多是計算機操作人員、文字編輯、美術工作者、教師及刺繡工人等。隨著電腦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這種情況更為常見。他們的癥狀并不是病理變化所引起,而是由于用眼不當所致。
另外,通過一定的視力訓練或者使用防近視筆,也可以對近視有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