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的壓力看似不大。從匯豐剛剛公布的2011年半年報中顯示,其2011年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達10.8%,遠高于巴塞爾協議Ⅲ中對核心一級資本占銀行風險資產的下限7%。
對此丁志杰表示,目前匯豐的表現沒有問題,但巴塞爾協議Ⅲ對銀行業務經營模式的影響,需要有更多資本金的支持,銀行也應該“早調整早獲取主動”。
北京大學金融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宇飛告訴記者,巴塞爾協議Ⅲ規定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僅是最低標準,作為每個國家指定核心資本充足率指標時的一個參照標準,每個國家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同時,步步加碼的巴塞爾協議Ⅲ也使得各國銀行不得不早做準備。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表示,巴塞爾協議Ⅲ比預料的溫和多了,因為其是分階段執行,銀行有8年的時間來重組資本金、補充資本。此次裁員舉動也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一項。
而巴塞爾協議Ⅲ的壓力也在匯豐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得以顯示,“正當監管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增加,全球經濟的復蘇動力卻似乎正在減退。”
同時匯豐在中期業績報告中透露,巴塞爾委員會和金融穩定委員會現已發出文件,咨詢有關向被指定為全球系統重要性機構的銀行施加額外資本要求的問題,預期匯豐適用的額外資本要求將接近增資規定的上限。
既有國際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又有內部增資的要求,裁員潮似順理成章。
匯豐中國業務將放緩 ?
匯豐銀行的大面積裁員是否會影響到中國業務?
8月1日,匯豐集團2011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匯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預計未來在新興市場將繼續增聘人手,包括亞太及拉美等地區,每年將增聘3000至5000人。
根據匯豐2011年上半年報顯示,其中國業務稅前盈利為18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上升38%。
也許是為了“穩定軍心”。8月2日,匯豐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作為匯豐銀行看重的戰略市場之一,匯豐在中國內地市場不會裁員,并將繼續增加雇員。據悉,今年上半年,對于去年同期匯豐在亞太區新增了5000名員工。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匯豐中國證實了此消息。
但有接近匯豐銀行人士透露稱,匯豐有意放緩在中國的業務增長。該銀行人士表示:“在亞洲地區,匯豐認為中國香港市場和新加坡會有更大的增長,反而對中國內地市場的看法是認為增速可能放緩。”業內人士分析,就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匯豐的零售業務并不掙錢,更依靠對公業務。
對此,王冬勝對記者表示:“我們未來對匯豐中國的增長預期不會降低,而且還會加大投資,中國是我們的策略性市場。雖然我們的零售業務目前并不賺錢,但它可以令我們攤薄成本,我們不會放緩零售業務的投資;在員工方面,我們在中國的員工增長還會持續。”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張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