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幾何
上海證券報:當前,全球資本市場對于希臘及歐元區的命運猶如驚弓之鳥。您認為,此事的負面影響表現在什么地方?除了希臘之外,歐元區還有哪些經濟體的風險較大?
蘇暢:希臘本身的體量并不大,希臘退出歐元區本身這個事件對希臘以外經濟體影響有限,但退出可能將伴隨著希臘的債務違約,許多歐洲國家的金融機構將面臨巨大的損失;此外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先例將具有巨大的傳染性,無法阻斷投機資金對于像西班牙、意大利這樣更大的經濟體效仿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投機行為,造成這些地區的銀行擠兌、資金流向德國乃至美國,加劇這些地區本身已經脆弱的償債能力。如果歐洲能夠控制這種情況的蔓延,那么最嚴重的沖擊將僅局限在歐洲內部;如果歐元區開始全面解體,那么全球將面臨比雷曼危機帶來的沖擊更嚴重的沖擊。
宗良: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因歐債危機因素做了兩年調整,但希臘違約的溢出效應仍將進一步重挫全球金融市場:股價暴跌、歐元重估、流動性不足、金融機構虧損倒閉,甚至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危機。首先,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市場和投資環境急劇惡化,極大地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全球投資者都從高風險投資中撤離,造成全球股市持續低迷。如果希臘違約,投資者恐慌情緒高漲,股市還將大幅下挫并加劇金融市場動蕩。第二,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投資者可能對歐元失去信心,全球的投資者都要重新評估歐元,表現為資金流出歐元區。部分投資者還需要重新評估歐元區邊緣國家資產的潛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匯率風險,引發大范圍的資產配置調整。第三,一旦希臘退出,將會提升邊緣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國債市場的惡化,將侵蝕銀行資產質量,破壞歐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同時,居民和企業由于恐慌而把存款向更安全的核心國家轉移,從而出現銀行擠兌現象,加劇銀行的流動性危機。
如果希臘違約,處于“同一板塊”的葡萄牙、愛爾蘭甚至是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將受到牽連。同希臘一樣,葡萄牙和愛爾蘭也接受了歐元區各國和IMF的金融救助,愛爾蘭致命的銀行業危機以及葡萄牙脆弱的經濟形勢,使得兩國都不具備順利渡過希臘退出影響的能力,已有預測兩國將接受某種形式的新金融救助。而西班牙銀行系統的脆弱性也越來越明顯,主權債風險敞口和不良資產率均呈現不斷上升的走勢。希臘違約還將推動西班牙與意大利的國債收益率飆升,融資成本加大,如果兩國無法從市場或本國政府等渠道獲得融資,最終也將不得不尋求救援。
丁劍平: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很明顯,各個市場已經充分反映了對這次沖擊所產生的后果。不過,在這次危機過程中,雖然美國經濟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相對來說美國好一些。
這次危機受到沖擊最為直接的會是銀行業機構,而對于受到波及的銀行業機構規模相對難以估計。這是因為,當前的全球銀行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賬戶上的資產和負債表都交織在一起。希臘債務危機,歐元區的銀行業肯定有損失,但美國、中國的銀行業也不可避免會損失,這種損失最終會反映在銀行的凈資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