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公考熱降溫或成趨勢
多地公務員招報人數下降的背后是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創出新高。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鐘君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多地公務員考試報考人數減少,首先是因為招錄總人數減少,這與政府職能轉變、精簡機構有直接聯系。新一屆政府已明確表示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其次是與八項規定和國家對公務員管理趨嚴有關系。八項規定后,公務員灰色收入和隱性福利減少,“公務員不好當”引發熱議,這可能影響到人們的報考熱情。
“公考熱降溫可能成為趨勢。”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學部副主任馬慶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一是隨著行政體制改革推進,公務員身上附著的特權光環將逐漸被剝離;二是隨著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公務員灰色收入和隱性福利減少,而公務員規范的工資收入偏低,可能會影響一部分人的選擇;三是隨著創業門檻的降低,可能會促使更多人放棄當公務員。
鐘君指出,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推進和行政管理的愈加透明,公務員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少,“考碗族”也會越來越理性,而公考熱也肯定要降溫,而且應該降溫,這是遲早要來的。
專家認為,要進一步讓公考熱降溫,必須改革公務員制度,消除體制內外的差異,從養老、醫療等方面建立全社會統一的制度,消除隱性福利,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將“鐵飯碗”變成“瓷飯碗”,才能破除公務員“職業崇拜”,實現社會公平,激發社會活力。(記者 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