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購房人群“不合格”者近5成
與此同時,調查還顯示,二手房住宅的準購房人群中,近54%的人“不合格”,即不符合現行的購房資格標準;期房住宅中,近45%的準購房人群不符合購房資格審核。二者不符合的原因主要相同,房產套數超標或者是外地人不能提供5年社保或者納稅證明。另外,越是接近城區的新盤,擬購房人“不合格”率越多。而這點在二手房上同樣顯現。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和上面二手房成交量下挫幅度最大的原因一致:二手房和城區項目或者說“位置優越”地區,購房人多為改善型或者投資型,這類購房人如果是北京人則多為多套房產擁有者,如果是外地人,也是如此,絕大多數已經在北京有購房記錄。
樓盤打折多為新政前折扣
近期,打折樓盤越來越多,甚至“狠折樓盤”出現的傳言不斷。調查結果顯示,眼下的打折樓盤多為新政前就已經實施打折的樓盤,并不是因新政而新推打折;而新政前沒有打折的樓盤,絕大多數仍然“按兵不動”,沒有進行促銷,少數新推打折的也多是借機出手“燙手山芋”。但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增加“性價比”來變相讓利的樓盤開始增多。
一些“打折”樓盤,一類是“限量低價型”,如富力某樓盤近期推出了20套“特價房”。還有一類是“變相讓利型”,典型的是萬科此次3月6日開盤的6期,均價不變,但裝修標準由過去的1000元/平方米提高到了2000元/平方米。
房價沒有出現松動跡象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三類打折樓盤,多處城近郊區,或者是遠郊區,且為供應量相對大的區域;此外,讓利不多,試探市場的意思更加明顯也是共同點。這意味著房價還暫時未出現明顯松動現象。
對此,買房人的困惑是,想像中的降價或者讓利為什么并沒有如期而來。開發商的困惑是,“我降價沒有意義,現在的情況是降與不降,該買的還得買,不能買的降了也買不了。”
而調查還顯示,3月下旬或者4月、5月將要推出新盤的樓盤不但沒有降價的打算,提價的預期很明顯。亦莊某項目將在4月或者5月推出后期,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肯定是要漲的,每平方米較前期漲7%,漲價幅度在經濟增長幅度之內,我認為是政府認可的‘合理空間’。”
與此同時,調查顯示,投資購房人依然對房地產前景看好,但限購的條件下,他們暫時轉移了“投資熱點”,而將投資分散到三個領域:一是改買銀條;二是將目光投向周邊河北、天津區域的樓市;三是商業地產。
來源:千龍網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