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二三線城市房價逆勢上漲:“推手”何在?

資料圖:二三線城市樓市真相究竟如何?房價上漲“推手”何在?
按下葫蘆浮起瓢。近期樓市總體降溫,但部分城市房價卻“逆勢上漲”。國務院日前提出,“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納入限購范圍”。
二三線城市樓市真相究竟如何?房價上漲“推手”何在?限購范圍的擴大應當如何把握?“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調控呈現“地區分化” 二三線樓市“逆勢升溫”
統計數據顯示,限購城市樓市大多降溫,投資投機性需求明顯受抑,房價漲幅收窄,個別地區房價甚至出現了同比下降。陣陣“涼風”還吹向土地市場。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收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出現下跌的5個城市全部為一線城市或發達二線城市,同比降幅最大的北京降幅達到48.32%。
不過,調控效果出現了明顯地區差異,最突出的表現是: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逆勢上漲”。
在山東煙臺,濱海路與通海路交界處的海景房“檀瓏灣”去年7月均價在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今年1月以來,連續突破6000元。
福建泉州城區的商品住宅均價,從1月份的每平方米7000元,到6月底首度“破萬”;隔一個月后,已接近每平方米1.1萬元。此外,今年以來泉州房地產市場掀起了新一波推盤高潮。今年上半年,泉州全市商品住房銷售1.8萬多套;其中二季度城區的住房交易套數和交易面積,均環比一季度增長了近三成。
遼寧丹東是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漲幅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1-6月間,前四個月漲幅均在兩位數之上,有三個月的漲幅更是名列70個大中城市首位。
該市一知名房企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一個樓盤2009年10月開盤,目前已售出八成,七成購房者是一次性付款。
“今年以來,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堪稱逆勢上揚,有些城市甚至連月保持兩位數上漲,這是本輪調控出現的新特點。”中原集團研究中心一位負責人說。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一份針對50個未限購二三線城市樓市的調查報告顯示,有26個城市上半年住宅成交量同比出現上升,沒有一個城市的住宅價格出現下跌。調查發現,丹東等18個城市上半年本地人房產投資比重超過20%,14個城市上半年外地人購房比重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