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應“區別用力” 避“效果打折”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一線城市樓市應聲而落、而部分二三線城市悄然升溫的態勢值得關注,樓市調控應把握分寸和尺度,同時避免效果打折。
“要避免二三線城市的樓市重蹈熱點城市的老路,防止房價在短時間內迅速起飛、透支未來的上漲空間。必須要在房價上漲的初期,就將其納入調控范圍。”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說。
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認為,目前,限購城市房地產市場仍然面臨著量的反彈壓力,房價也存在上漲沖動,而大多數非限購城市處于“量價齊升”的行情狀態。為避免樓市調控繼續面對這種尷尬局面,有關部委除繼續“給力”限購政策和擴大限購城市名單外,各地政府還須切實擴大樓市供應,調整供應結構,特別是加快保障房的建設和供應。此外,要對落實調控不力的地區及時啟動問責機制。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則認為,由于中國廣大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市場結構,因此限購應“區別用力”。
“對一些本地投資需求比重較高的城市,應盡快出臺‘限購’政策。對于外地客占比較高的城市應區分對待,一些旅游城市應區分旅游地產和普通住宅進行‘限購’,一些因大城市‘限購’而擠出到周邊城市的自住需求應進行保護,而純粹的投資投機性需求則應進行限制。”這位負責人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