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酒店的節約之道
本報記者 周 劍
很多國家的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需住客主動要求或收費。在美國,一般酒店均不提供拖鞋、牙膏、牙刷、擦鞋布等用品。高檔酒店房間里也不會擺放這些東西,顧客需要時可以電話要求或向前臺索要。還有的賓館提供一次性用品時要進行單獨收費。因此,大多數美國人外出旅行,都習慣自帶貼身的私人用品,這樣既放心又節約環保。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酒店做法與美國類似,不給住客提供該類用品已是行規。
更為人性化的做法是提供量小合適的用品,鼓勵有度消費。國外有許多經濟適用型酒店采用固定在墻上的擠壓瓶給顧客提供洗發水和沐浴露,方便住客根據個人情況用多少取多少,但是都不能帶走。不少酒店還找到了其他的替代辦法,比如將牙膏、肥皂的體積做得越來越小,兩三次即可用完,極大地減少了浪費的可能。
此外,酒店業也逐漸形成了回收利用的新風氣。日本酒店已經實現了對一次性用品的循環利用,例如,在清潔地板或洗手時使用客人用過的牙刷;把未用完的香皂用于員工洗手池;剩余的洗發膏和沐浴液可以作為清潔衣物的添加劑;客人用過的紙張也可以在內部培訓和打印文件時進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