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皮影戲劇團的名字叫小螞蟻袖珍人皮影戲藝術團,18個演員,平均身高1.28米,是袖珍人李銘先生為解決袖珍人的就業問題而創辦的。除了皮影的表演外,還有一系列民俗文化演出:變臉、捏泥人、面人、剪紙等。并有皮影等各種民間工藝品售賣。
在北京金源燕莎的童兜天地廟會里,胡朝義他們每天演出三場。下午3點,所有演員都已到位。
胡朝義:親愛的大棚有,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們是北京新華影藝小螞蟻袖珍人皮影藝術團,歡迎大家到此觀看我們的皮影戲表演。接下來是我們皮影戲表演活動。鶴與龜,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表演完之后,其他小伙伴又開始忙碌其他的事情,而胡朝義則主要負責后臺的物品看管。胡朝義現在很忙,逢年過節幾乎都回不了家,但是對于這樣的生活,他覺得非常充實。
胡朝義:因為過年我們忙,演出需要,或者是賣皮影需要,過年是掙錢的時候,我們沒有空,都沒有回家過年。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就是你做了這個工作之后,比以前忙多了是吧,那收入這一塊呢?
胡朝義:收入還差不多吧,比較穩定一點。
說起現在有穩定的收入,胡朝義滿臉的幸福,不過更讓他幸福的是在這里他找到了愛情。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之前想過找到另一半嗎?
胡朝義:沒有想過,覺得這個不太可能,也不知道我們的小伙伴這么多啊,一般的就是跟他們普通人打聽,可能有一點差距吧,不怎么好適應,這個我女朋友是我來北京之后認識的,她是河北的。
胡朝義的女朋友叫楊素璇,在同一個大廈的四樓賣皮影和藝術鏡框。胡朝義說他女朋友,電腦,設計,銷售樣樣精通,是他們團里的能人,骨干。不過進團之前的她,也和很多袖珍人一樣,生活過得非常壓抑。
楊素璇:不怎么出去。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當時是出去覺得,是壓抑還是自卑?
楊素璇:也可以說是自卑吧。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出去怕別人看的眼光?
楊素璇:對。有時候都是低著頭走,不敢看。
楊素璇說如今她的生活很開心,并且他們已經開始計劃結婚了。
胡朝義:她計算后年的幾月,就是猴年馬月,今年是馬年,猴年就快了。
說起結婚,兩人臉上都笑開了花。不過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胡朝義說是兩年前的一次上網,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胡朝義:2002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就上網看一些網站,突然看到一個視頻,關于小矮人的視頻,當時還不知道什么是袖珍人,也不知道是褒義詞也不知道是貶義詞,就是看著,然后就翻出來很多,然后就搜出來中國袖珍人皮影藝術,中國袖珍人之家,就看到那個網站,然后通過那里面認識了很多的袖珍人和袖珍人的團體。
上了袖珍人之家這個網站之后,胡朝義立刻就注冊成了會員,在這里他就像水入大海一樣,有了家的溫暖。
胡朝義: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感覺更合群一點。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大家都是小伙伴,熱情多一些?
胡朝義:對,我和我的小伙伴肯定會樂趣更多一些。平等的。
而這個袖珍人之家的創辦人陳立章,也是一個袖珍人。說起創辦這個網站,他告訴我們,首先他和他妻子袁納納是通過患者聯誼會認識并走入婚姻,之后他們也會邀請一些病友聚會,慢慢的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外地的朋友也想參與進來。
袖珍人之家創辦人陳立章:全國這個群體很大,就是得有幾百萬。
在創辦袖珍人之家之前,陳立章的工作是網站設計 ,漸漸地,他萌生了這樣的想法,為他們自己這個群體建一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