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注意事項:
1.主食一般以米、面為主,但是,我們比較喜歡粗雜糧,如燕麥、麥片、玉米面等 ,因為這些食物中有較多的無機鹽、維生素,又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減低血糖作用,對控制血糖有利。
2.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質來源,大豆及其豆制品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
3.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饑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 禁用食物有:白糖、紅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卜等少用或食用后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5.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洋油、奶油、黃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當多,盡量不吃或少吃或減少油類攝入。
6.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盡量少用或不用。
7.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對穩定時,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10mmol/L時,可在兩餐或臨睡前食用,但也要減少相應主食。
8.酒類,主要含酒精,產熱高,而其他營養素含量很少,故不飲為宜。
9.血糖高患者的飲食除控制總熱卡外,還應做到食品多樣化,但因為限制糖、鹽,使菜肴味道較單一。針對這一點,市場上生產了多種甜味劑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產熱、不含任何營養素,近兩年有一種甜味劑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組成,也不產熱,無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較理想的甜味劑,如紐特糖、元真糖。
10.對于胰島素依賴型的患者,同樣需要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嚴格執行飲食控制,對肥胖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較嚴格的飲食控制外,忌食動物內臟、蛋黃、魚子等,嚴格控制動物油如黃油、豬油、牛油等,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不利。
11.對于合并腎臟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總熱量外,應根據病情注意少鹽,無鹽或少鈉及蛋白質的攝入量,蛋白質供應不宜過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對于尿毒癥應低蛋白飲食,蛋白質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麥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質供給首選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等。
12.銀杏:銀杏還、可以降血脂及血膽固醇,減少心肌的耗氧量,以及預防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并防止形成血栓。
13.咖啡、茶
咖啡因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因此,應注意盡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14.食物的烹調方式。
在烹調動物性食品中,絕對避免油炸。較適宜的方法是蒸和烤,這樣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
15.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年高膽固醇者,飲食治療的意義并不大,因為對于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營養。
高血脂吃什么水果好——蘋果
蘋果含有極為豐富的果膠(這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還具有防止脂肪聚集的作用。
蘋果中的果膠還能與其他降膽固醇的物質,如維生素C、果糖、鎂等結合成新的化合物,從而增強降血脂效能。
有報告指出,每天吃1~2個蘋果的人,其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可降低10%。鑒于此,我們可以讓自己養成天天吃蘋果的好習慣。
有關高血脂的10個問題
高血脂癥可以預防嗎?
高血脂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或延后發生。雖然有部份高血脂癥是家族遺傳,無法預防,但它也是一種文明病。此外,有遺傳因子的人若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癥也可能提早報到。
高血脂癥可以治愈嗎?
就如高血壓、糖尿病,不管是使用非藥物或藥物的方法,高血脂只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無法完全治愈。除非是因其他疾病造成的高血脂,例如甲狀腺低下治愈了,血脂肪也會隨著降下。不過這情形較少見,大部份的高血脂都需要持續控制。
血看起來濁濁的就是高血脂?
不一定。血液中脂肪過高時,的確會讓血液呈混濁狀。不過也有誤認的時候。例如抽血檢查,因為抽的血是靜脈血,本來看起來就比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結果。
此外,有些項目的檢查,抽血不需經過禁食,例如驗血色素、甲狀腺功能,如果是剛吃完飯后抽的血,三酸甘油酯較高,血液也會比較濁。一般的抽血檢查,例如驗膽固醇,需要事前禁食8小時。
坊間廣告常把血濁和脖子酸、腳麻連在一起,事實上,如果只是純粹高血脂的問題,還沒有其他病變,是不會產生任何的癥狀。
洗血脂可以預防高血脂?
洗血脂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治療一些因家族遺傳而有惡性高血脂的病患。例如膽固醇可能高達300~400mg/dl,或者甚至飆到1000mg/dl以上,就可以用洗血脂的方法降低血中濃度,但不是拿來當做預防高血脂的方法。
因為洗血脂兩個星期之后,血脂就會恢復,而且不只洗掉壞膽固醇,還會洗掉好膽固醇和免疫球蛋白。
不吃蛋或是避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用飲食控制血中膽固醇最好的方法?
錯。不只是蛋中的蛋黃,食物中許多非膽固醇的成分也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特別是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大部份由動物性食物而來。
吃維他命可以降血脂?
吃維他命最主要的用意不在“降血脂”,而是“抗氧化”。
因為氧化的血脂質對身體有害,維他命雖不能讓血脂下降,卻可能因為幫助抗氧化,而減低血脂被氧化的機會,也減少血管硬化的程度。
真正降血脂的飲食還是少熱量、少油、少動物性蛋白質。所以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少”吃,而不是“多”吃哪些補充品。
高血脂癥要看哪科醫師?
如何跟醫師討論?
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一般內科、家醫科皆可,有的醫院甚至有高血脂門診。病人除了利用診斷和檢驗了解目前高血脂嚴重的程度外,應該擬定目標。例如,我是個50歲的糖尿病人,又有高血壓,那么血脂肪標準應該是多少?然后和醫師討論如何達到目標。目前能為自己立下目標的病人,不到五分之一。
高血脂食療
●冬青子1500克,蜂蜜適量。將冬青子加水煎熬2次,每次1小時,去渣,合并兩次藥液濃縮成膏狀,烤干碾碎,加入適量蜂蜜混勻,貯瓶備用。同時,每日服用量相當于生藥冬青子50克, 分3次空腹服,l個月為1療程。主治高血脂癥。
●大藕4節,綠豆200克,胡蘿卜125克。將綠豆洗凈水泡半日,濾干,胡蘿卜洗凈,切碎搗泥,二物加適量白糖調勻待用。將藕洗凈,在靠近藕節的一端用刀切下,切下的部分留好。將調勻的綠豆蘿卜泥塞入藕洞內,塞滿塞實為止。再將切下的部分蓋好,用竹簽或線繩插牢或綁好,上鍋水蒸熟,可當點心吃。經常食用。降低血脂,軟化血管。主治高血脂。
●茵陳20克,生山楂15克,生麥芽15克。將上藥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過濾留汁,再煎20分鐘,去渣取汁,將兩煎藥汁混勻,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可連服半月。清肝利膽,清熱化濕,醒脾法脂。主治高血脂早期患者。
●大蒜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升對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冠心病發作的危險大為減少,因此,經常食用大蒜,對高血脂癥和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可預防中風的發作。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腌制)大蒜1-2球,并連帶喝一些糖醋汁,連吃10-15天,能使血壓比較持久地下降。大蒜也有不利的一面,眼睛和胃有炎癥者特別是潰瘍病患者,不宜食用。
高血脂癥的飲食細節
的飲食調理總的原則為:控制總熱量,限制脂肪,減輕體重,促使自己動用體內積存的脂肪。
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樣性
應該增加而不是減少每日食物種類。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每日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超過40種,靠一種或簡單的幾種食物根本不能滿足脂肪肝患者的營養需要。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廣泛攝入各類食物,包括谷類、動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類制品、奶類制品和油脂,以達到平衡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 2、谷類是每日飲食的基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出現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超過谷類消費量的傾向,對脂肪肝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預防極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發揚以“谷類為主”的中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肉類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谷類食物中,應提倡選用部分粗雜糧。
3.適量進食動物性食物,每周進食2~3次海魚
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合理適量進食動物性食品,不僅不會導致脂肪肝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或加重,相反,由于動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更適合人體需要,其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于補充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同時魚類(特別是海產魚)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在預防慢性疾病方面有獨到的作用。因此,每日進食1~2兩瘦肉(禁用肥肉和葷油),每周進食2~3次魚(特別是海魚)對防治脂肪肝是適合的。
4.每日進食2兩豆類及其制品
大豆卵磷脂有促進肝中脂肪代謝,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且能夠抑制動物膽固醇的吸收。大豆異黃酮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這對于脂肪肝患者來說都是必需的。但由于氨基酸不能在體內貯存,過多攝入豆類制品并無實際益處。每日進食2兩左右的豆類制品是適宜的。
5.每日吃1斤蔬菜和2個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良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建議在食物多樣的原則指導下,多選用紅、黃、深綠的蔬菜和水果,因為它們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的重要來源。為預防高血脂的發生,每日進食500克水果(正餐)和2個水果(加餐)是必需的。應注意的是,水果一般作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
6.控制能量攝入
對于脂肪肝患者熱能供給不宜過高。從事輕度活動的脂肪肝病人每日供給30~35千卡/千克,以防止發胖避免加重脂肪堆積。對于肥胖或超重者,每日20~25千卡/千克,控制或減輕體重。
7.適當提高蛋白質攝入量
可采用高蛋白飲食(1.5~1.8克/千克),以避免體內蛋白質消耗,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蛋白質中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賴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作用。
8.減少糖類和甜食
過多的糖類可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促使肝內脂肪肝的形成。碳水化合物應主要有谷糧供應,不用精制糖類、蜂蜜、果汁、果醬、蜜餞等甜食和甜點心。
9.控制脂肪和膽固醇
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須脂肪酸有較好的趨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對脂肪肝有益處。對于脂肪肝患者來說,全日食物和烹調油所供給總量不宜超過40克,對于膽固醇高的食物宜適量控制。
10.每日補充膳食纖維
飲食應粗細搭配,保證有足夠的膳食纖維。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的供給可補充肝病時的缺乏,又有利于代謝廢物的排除,對調節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的作用。
每日應在膳食中添加燕麥片、蕎麥等粗糧,以及海帶、魔芋和新鮮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建議:選擇全谷、全麥食物做早點;用部分粗糧替代精細米面,但吃粗糧也不能超出總量;每日膳食中可添加豆類食物,如紅豆、綠豆等;每日必需吃青菜,特別是青菜的葉和莖。
應注意的是,膳食纖維并非“多多益善”。過量攝入可能造成腹脹、消化不良,也可能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還可能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特別是對于脂肪肝患者、胃腸道功能減弱的病人、腸炎和腸道手術的病人、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病人等,更應注意。此外,若突然在短期內由低纖維膳食轉變為高纖維膳食,可能導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應,如胃腸脹氣、腹瀉腹痛等。因此,應注意循序漸進增加膳食纖維,并在增加的同時大量飲水。
11.適量采用橄欖油和御米油
橄欖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80%,還含有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鯊烯、谷固醇和維生素A原和維生素E等成分。這使得橄欖油有很強的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在大量進食橄欖油的一些地中海國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遠遠低于歐洲其他國家。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欖油還可預防鈣質流失、預防膽結石、高血壓、減少癌癥發病率以及降低胃酸、降低血糖等。因此,橄欖油被譽為“綠色保健食用油”也是實至名歸。
對于脂肪肝患者,可適量采用橄欖油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脂肪肝的產生或程度的加重。
12.禁止飲酒
酒精對人體的影響是弊多利少。首先,酒精含有高熱能,1克酒精可以產生7千卡的熱量,是導致肥胖的重要飲食因素。其次,飲酒可導致食欲下降,影響正常進食,以至于發生各種營養素缺乏。還有,酒精的最大危害是損害肝臟,導致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長期飲酒還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動脈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發生的危險;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危險。白酒中的有毒成分甲醇會直接損害你的末梢神經,導致各類神經系統疾患。因此,對于脂肪肝患者,必須禁酒。
高血脂癥的治療匯總
發現高血脂血癥后,首先應進行飲食調整、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對上述影響因素加以控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藥物治療。具體包括:
1.限制高脂肪食品:嚴格選擇膽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可以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不過,不能片面強調限制高脂肪的攝入,因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對身體是有益的。適量的攝入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控制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是合理的。 各種植物油類,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動物油類,如豬油、羊油、牛油則主要含飽和脂肪酸。食物的膽固醇全部來自動物油食品,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和腦等,含膽固醇較高,應忌用或少用。
2.改變做菜方式: 做菜少放油, 盡量以蒸,煮,涼拌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漿中甘油三酯的濃度增高,所以應限制甜食的攝入。
4.適量飲茶:
5.減輕體重:對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輕體重,以每月減重1~2公斤為宜。降體重時的飲食原則是低脂肪、低糖、足夠的蛋白質。
6.加強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體力活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強機體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7.戒煙,少飲酒:適量飲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長期飲酒,則可以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增高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因此,中年人還是以不飲酒為好。嗜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煙者的2~6倍,且與每日吸煙支數呈正比。
8.避免過度緊張:情緒緊張、過度興奮,可以引起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凡有這種情況,可以應用小劑量的鎮靜劑(遵醫囑)。
9.藥物治療:通過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癥患者應加用藥物治療。藥物的選擇請在咨詢專業醫生之后,由醫生根據具體病因,病情做出選擇。
高血脂治療的藥物選擇方法
如何選用降脂藥物
TC值增高者,可選用下列藥物:
首烏片內含卵磷脂及大黃根酸,可引起輕度腹瀉,使膽固醇排泄量增加。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此藥因易致腹瀉,有慢性腹瀉者宜慎用。
脈安沖劑 由山楂、麥芽組成,有消食化積功能。用法:每次1袋(18克),每日2次沖服。服藥后偶有泛酸、胃內不適、輕瀉等副反應,胃酸過多或有潰瘍病者宜慎用。
脈康由安妥明、芹菜籽及槐花米組成,有降脂、降壓及改善血管脆性的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片(0.3克),每日3次。用后偶爾會引起肝功能損害,原有肝功能減退者用時宜小心。
安絡寧由安妥明鋁鹽、何首烏、丹參、瓜萎、葛根、決明子、山楂及維生素C等中西藥組成。適用于高脂血癥伴冠心病或高血壓的病人,有一定降脂和改善胸悶等癥狀的作用。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用后偶見肝功能損害原有肝功能減退者慎用或不用。
非諾貝特是一種較強效的降脂新藥。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用后可引起輕度肝功能損害,少數病人出現胃腸道癥狀或血清尿素氮暫時性輕度增高,停藥后可恢復正常。在服藥期間應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原有肝、腎功能減退者慎用,孕婦禁用。
益多酯是安妥明的衍生物,有明顯的降脂作用,還有很強的抗微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尿酸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偶見胃部不適、血清尿素氮增高,有潰瘍病和肝、腎功能有損害者慎用。
呋喃甲氫龍為蛋白同化激素,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降脂效果明顯。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對肝臟功能有損害,并可使血糖增高,原有肝臟疾病或糖尿者慎用。
降脂平由安妥明、煙酸、肝樂、維生素B6、康力龍等組成,有降脂及降壓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本藥降脂效果明顯,但對肝臟有輕度損害。而對降脂保肝有相當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