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璐:我們聽到辯論中提到伊核問題,據美國一家很權威的媒體20日透露,奧巴馬政府已經在原則上秘密的同意同伊朗就核問題展開雙邊的會談,今天羅姆尼很可能拿這個報道攻擊奧巴馬。現在奧巴馬政府仿佛對這個媒體的報道采取了否認的態度,您認為美國政府現在現階段可不可能跟伊朗展開雙邊會談?
牛新春: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因為伊核問題在最近幾個月走到非常關鍵的時刻。從伊朗核問題出現以來,美國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個抑制伊朗,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的全球聯盟,一直沒有成功。去年12月31日美國通過新的對伊朗制裁方案之后,美國制裁伊朗的經濟同盟基本上形成了。在歷史上美國第一次對伊朗進行實際上的石油禁用,他通過制裁伊朗的金融系統,限制伊朗出口石油。這個政策出臺之后,歐盟很快跟進,其他也有很多國家跟進了,據說上一次副總統辯論的時候,據拜登說伊朗石油出口減少了50%,并且在這個月歐盟又出臺了對伊朗新的制裁方案,不僅制裁伊朗的石油,制裁伊朗其他所有的貿易物品,這對伊朗是一個很重要的威脅。我們知道伊朗是一個靠進出口來生存的國家,伊朗是靠出口石油來進口日用品生活的國家,如果不讓他出口石油,又對別的貿易產品進行制裁,對伊朗是很重要的。我們也看到最近伊朗貨幣大幅貶值,并且伊朗老百姓有上街游行對生活表示不滿。這是一方面,經濟制裁讓伊朗核問題走到非常關鍵的十字路口。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伊朗核能力發展一直在往前走,美國和伊朗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妥協方案讓伊朗停發展停下來。伊朗靠近核門檻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剛才辯論羅姆尼說四年時間伊朗就擁有核武器了,時間也越來越短了。另外,今年以色列在年底要舉行大選,美國很快也舉行大選,伊朗在明年也要選舉,所以很多國內政策的因素也聚集到這兒,所以伊朗問題在未來幾個月會出現進一步升級,或突破的可能性都有可能。
主持人陳璐:我們回到現場,關注一下羅姆尼在這個問題上的闡述。有專家說羅姆尼本人對中國并沒有那么鷹派,是因為這一次選舉很激烈,選舉需要,他把論調提高了,他在上一場對中國的措詞蠻重的。
我們注意在第二場辯論中“中國”一詞出現了22次,而且都是負面的表達。今天的議題涉及到外交,必然會拿中國說事。牛老師,您認為今天會談到有關中國的哪些方面?
牛新春:我覺得上一場辯論,包括前兩場辯論都提到中國,你剛才說提到22次是很多的。但是上一場辯論不是中國政策的辯論,上一場提到中國是談到經濟的時候,美國為什么現在就業機會少了?因為工作機會都跑到中國去了。為什么工作機會都跑到中國去了,因為中國采取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中國故意壓低了人民幣匯率,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等等。上一場提到中國是作為辯論經濟政策的時候捎帶提到中國,并沒有對整個中美關系進行一個全面的深刻的回顧和闡述。今天的議題是外交,所以我覺得今天可能會對中美關系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