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流淚
“我可不是‘刺頭’。”老高說,寫了一輩子稿子,正面報道占了3/5,“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弘揚正氣,唱主旋律。”說到這里,他哈哈大笑。
他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長治市黎城縣有一個村支書,為了使全村富裕起來,帶領全村人種大棚菜、建石沙場等,成績斐然,聞名遐邇。報社派他去采訪。
高勤榮白天采訪,晚上住在村支書家里,和村支書聊了一晚上。
“全村都富了起來,你咋樣,存了多少?”老高問。
村支書什么也沒說,默默地到衣柜里拿出了存折,扔給老高。
“我接過來一看,才300多塊錢,他把村子搞得那么富,自己卻沒掙多少。我當時非常感動,眼圈也禁不住濕潤了。”回去后,他便寫了一篇《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把這位村支書的事跡好好地弘揚了一番。后來,這位村支書被評為全國優秀黨支部書記。
還有一次流淚,是悲憤交加。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去忻州采訪。在賓館里,他看見窗外有一個警察晃來晃去,高勤榮就把他叫了進來。警察一進門就跪下了,“你是記者吧,你救救我兒子吧!”
這個警察說,有天晚上他兒子肚子疼,送到醫院后,醫生給輸了液。沒想到半夜,兒子疼痛加劇,他急忙去找值班護士,護士找到值班大夫。這個值班大夫一邊打麻將,一邊對護士說,再掛一瓶液。結果,凌晨5點多時,娃死了,才9歲。
高勤榮一聽就火了,“老百姓死活都不管,是什么狗屁大夫!鬧他!”
回來后,他在《山西青年》雜志發表了一篇《張磊之死》。隨后,又將稿子交給新華社山西分社,經該社記者調查后,聯合署名在全國發表了一篇通稿《醫生忙著打麻將孩子死在病床上》。山西日報刊發此文后,副省長立即批示嚴查,最后這位大夫被嚴肅處理。
提起這件事,高勤榮至今還有些哽咽,眼淚打轉轉。
他咳了一下,定了定神說:“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我又氣又悲。我還記得是這么寫的:張磊死了,人們感到可憐,但更可憐的是,響應國家號召做了節育手術的母親。我寫到這,真的是流淚了。后來聽這位警察說,他老婆看完這篇文章哭得死去活來。”高勤榮說。
“我當記者這么多年,經常深入農村、工廠。只要心里有百姓,筆下有群眾,與民同歌,與民同泣,就活得非常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