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聯組會議專題詢問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管國芳委員說,聽了高峰副省長關于云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我們了解到,國家將逐步取消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加成,對以藥養醫機制進行徹底改革;取而代之的是加大政府投入與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我的問題涉及以下三個方面:1、政府如何建立起穩定的補償渠道和長效機制?2、如何采取相關措施,解決機構編制、改革人事制度,如何保障醫療人員的合理待遇?3、衛生部門將采取什么措施,使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提高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來獲得補償?
陳秋生(省財政廳廳長)答,謝謝管國芳委員!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醫改的主要任務之一,取消藥品加成是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有效措施。為積極推進醫改,近年來,政府加大了資金支持力度,2009至2012年,全省用于醫療衛生方面的財政支出達839億元,年均增長21%,其中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鄉醫療救助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補助資金322億元,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9.4億元,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補助資金102億元,為深化醫改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醫改四年來,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多渠道的補償機制,并同步推進綜合改革等方面已取得明顯的成效。首先是基本藥物價格有所降低。據物價部門測算, 2011年全省基本藥物采購量14億元,集中采購中標價比歷史價平均降低25%,可減輕群眾用藥負擔約3.5億元,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其次是基層診療行為得到規范。促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以藥養醫”逐步向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療質量、開源節流方面轉變,遏制了開大處方、使用新特藥、高檔藥的不良現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取消藥品加成等方面的實踐與探索,為2012年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積累了經驗。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2012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意見》,明確從2012年10月1日起,在30個試點縣的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縣級公立醫院的補償從過去的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政府補助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過三個方面的渠道進行補償:一是不斷增加財政資金投入。2012年,中央財政一次性下達補助資金3600萬元,對我省12個國家試點縣(9個在昆明),每個縣補助300萬元;為確保16個州市都開展試點,省委省政府決定增加18個試點縣,省級財政預算追加安排專項資金,按服務人口和財力因素進行測算,每個縣平均補助200萬元左右。2013年,省級財政又安排專項資金7500萬元,用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比上年增長150%;各試點縣所在的州市縣都安排了專項資金,昆明市、德宏州和蘭坪縣等大幅提高了醫院的人員經費補助標準,最高的達到80%;景洪市、瀾滄縣已明確縣級公立醫院的歷史債務由政府逐年幫助化解。總的看,全省初步形成了積極支持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良好局面。二是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各試點縣在認真分析、反復測算的基礎上,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確保醫療服務價格實現“三降一消一提高”,“三降”是指降低藥品價格、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治療價格、降低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大理市、龍陵縣還取消或降低了高值耗材的進銷差價,目的就是要減少過多檢查和不必要的治療等問題的發生;“一消”是指取消藥品加成。過去,這些縣級公立醫院普遍在藥品進貨價的基礎上加價15%左右,再賣給患者,以增加醫院收入。醫院賣藥越多越貴,藥品加成收入就越高,容易誘導開大處方、濫用抗生素;“一提高”是指適當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格。目前,30個試點縣都提高了診查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比如昆明市、德宏州的住院診查費從8元分別提高到28元、25元),所增加的費用納入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報銷范圍,從醫保基金中支付,醫院的收支缺口由財政給予補助,以確保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不增加患者的負擔。同時,各試點縣進一步完善藥品和高值耗材的集中招標采購機制,積極探索供貨及時、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采購供應辦法,隨著基本藥物采購供應措施辦法的不斷完善,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不斷提高,有效控制了醫藥費用增長。三是充分發揮醫療保障的補償作用。2012年,全省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3%、70%、75%。2013年,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340元,其中:財政補助280元,個人繳費60元;城鎮居民醫保籌資標準提高到350元,其中:財政補助280元,個人繳費70元;全省新農合、居民醫保、城鄉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的財政支出將超過176億元。隨著醫保基金規模的壯大,報銷比例不斷提高,公立醫院通過提供醫療服務從醫保基金中獲得的收入不斷增多,醫保基金已成為縣級公立醫院最重要收入之一。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各試點縣加快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將目前按服務項目付費,逐步轉變為總額預付、按病種、按每天住院床位、按人頭付費等方式,引導醫務人員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充分發揮醫保對醫療行為的激勵約束作用。據統計,2013年1至3月,30個試點縣縣級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費用與2012年全年平均水平相比,患者門診費用由143.54元降為136.24元,平均降低7.3元,降幅為5.08%;人均住院費用由3874.48元降為3675.47元,降低199元,降幅為5.13%,改革的成效初步顯現,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有所減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需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社會、政府與醫院、醫院與市場、醫院與患者等多方面的關系。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對30個試點縣的改革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與評估,及時總結完善試點經驗,加快推進和擴大改革試點。第二,督促指導各地全面落實對縣級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離退休人員費用等投入政策,切實建立起“發展建設靠政府、日常運行靠服務”的長效補償機制。第三,進一步強化財政部門的監管責任,不斷加強對醫院預算、收支、資產和成本等財務的監管,健全完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和醫藥費用增長情況的監測機制,避免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抵消財政資金投入效果,切實維護縣級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羅志明(省委編辦副主任)答,由我來補充回答管國芳委員提出的關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核定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在機構編制方面,2007年和2011年,省編辦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我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編制標準和鄉鎮衛生院編制標準,建立了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體系。2012年6月,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編制,全部按照標準核定到位,共核定編制43195名,比2011年末增加11272名。其中,全省鄉鎮衛生院共核定編制38491名,比2011年末增加9439名;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核定編制4704名,增加1833名。
阮鴻獻委員說,去年祿豐縣進行醫改試點,政府給縣公立醫院300萬元補助,我的問題是云南省有沒有給民營醫院、私立醫院類似的補助?政府零加成是否也給民營醫院、私立醫院補助?政府如何支持、扶持民營醫院、私立醫院的發展?云南社會藥店在市場中對云南省4600萬人民的服務,有無給予零差價的補助?
陳秋生(省財政廳廳長)答,謝謝阮鴻獻委員!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市場加快民營醫院發展的意見》,從2010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民營醫院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于支持民營醫院的規模發展、示范建設、監管體系建設以及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2010年至2013年,省財政廳認真落實省政府的部署,共安排資金8000萬元,并建立了民營醫院申報、各級衛生和財政部門共同審核推薦、專家評審提問、民營醫院負責人現場陳述、領導小組研究確定、社會公示的競爭性專項資金分配機制,著力支持民營醫院規模發展和示范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市場推動民營醫院跨越發展,構建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政府對社會藥房的支持,將會隨著深化醫改的逐步推進切實加以解決。
何天淳委員說,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僅2009年至2011年就高達450多個億,全社會醫療基礎設施、人才隊伍、醫療服務得到不斷完善,人民群眾滿意度也不斷提高,但大醫院“看病難”與“看病貴”問題仍然很突出,群眾看病還有很多不方便,費用居高不下,甚至年年上升。請問,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如何采取措施來改變這一現狀?另一方面,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2年四年時間,醫療費用支出年年攀升,而社保資金沉淀積累卻不斷增大,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如何考慮、打算如何解決?
杜克琳(省衛生廳副廳長)答,城市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確實還比較突出。國家醫改“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實現90%的患者在縣域內就診。現在在城市大醫院看病,與小醫院相比,確實人均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高了一些,但主要原因是,現在大醫院主要承擔了患者看大病、看重病的任務。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多疑難疾病都能看好,但相對費用也會有所上升。病人來源的結構和疾病構成的不同,導致了大醫院費用相對較高。據統計,2012年,我省醫院門診人次均醫藥費用為140.13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5007.81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下降24.3%、27.18%。就是說,在我們的努力下,通過合理分診,通過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等,在看病貴方面,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看病難方面,全省縣級醫院以上病床使用率達到95%,據衛生部要求,病床使用率超過80%是屬于危險范疇,而省級醫院病床使用率更是達到110%,醫療資源明顯不足,分布不均。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大醫院不堪重負,此外群眾的就醫習慣,也造成大醫院在承擔疑難病癥診治的同時,還需要承擔很多常見病、普通病的診治任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省委、省政府領導親歷親為,李紀恒省長、高峰副省長親自拿方案,幫助協調解決。作為衛生廳,我們也準備通過四個方面努力緩解:通過云南省省級醫院和縣級以上醫院三年能力建設行動計劃,提升優質醫療資源,解決“看大病難、看大病貴”問題。通過引進國內優質醫療資源,例如北京阜外醫院和昆醫附一院在高新區建設一個1000張床位的高水平心血管醫院,2年內建成投入使用。為促成這件事,紀恒省長親自洽談,高峰副省長幾次親自實地查看,并代表省政府簽訂了協議。爭取三年內完成“三基地兩中心”,縣級醫院創等達標等六大工程,使全省城市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上一個新臺階。臨床重點專科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中央拿500萬,地方和單位拿500萬支持建設。以前我們只有11個,去年光榮書記和紀恒省長同陳竺部長商議,爭取每年爭創10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省政府從去年開始加大了投入力度,未來三年,將打造臨床重點專科群,解決大病,疑難病的就醫問題。相信這個問題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查大林委員說,高峰副省長關于云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報告中講2012年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參合農民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平均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2.76%、69.94%和75.26%。張笑春廳長在今年報告中要求參合農民實際住院報銷比例不低于60%。原衛生部長陳竺在工作報告中談到全國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為75%,而實際報銷比例只有50%左右,這就反映出實際報銷比例與政策范圍報銷比例有不小的差距。我的問題是:1、目前我省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參合農民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分別是多少?2、統計數字顯示,我省門診住院費用每年都在上升,而社保資金累計有較多沉淀,那么我省有無進一步擴大基本藥物目錄的考慮,以通過增加基本藥物品種來提高實際報銷比例,緩解“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