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在經濟不景氣,房地產行業動蕩的非常時期,我們攢了那么久的錢該用來買房子嗎?在過去的一年里,這樣的疑問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種種波動愈漸強烈。
2009年剛剛開始,購房者崔先生就遇到了很多個疑問。房地產業陷入了低靡期,房價會不會繼續下跌呢?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會不會買了房就貶值呢?那么,在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今天,購房者是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持幣待購,繼續觀望呢?政府究竟是否應該救市?中國房地產究竟是否存在泡沫?
2009年兩會在即,住房問題又引起了社會各界和眾多代表委員們的重視。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大家看法》欄目2009兩會特別節目《我建議》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和專家學者、消費者匯聚一堂,探討中國樓市和住房政策。
意見對決一:樓市低迷,房子該不該買?
支持者:該出手時快出手!
針對崔先生這樣猶豫不決的購房者,在《大家看法》演播室,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建議簡單明了,買!他認為,買房子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價格,一是位置。購房者不能只關價格,而不關心位置,因為它關系到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另外,像北京這種大城市,由于就業密度在不斷地增加,在四環以內或者說在三環以內下跌的空間是很小的。所以,如果購房者認準了,選一個最好的位置,該出手時快出手。
反對者:房價還有下調空間
“再觀望一陣!”在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消費研究室的陳新年主任看來,現在談買房似乎有些著急,不如再等等。他認為,近年來,房價快速飆升,已經超過了很多家庭的心理承受能力。在2008年,房價進入調整期,這個調整目前還沒有結束,應該還有下調的空間,如果購房者的收入沒有大的變化,再觀望一陣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該不該買房,各出奇招
“如果有點患得患失,是不是房價還會下跌、還會調整,有可能的,但是往下調整的可能,你中意的房子,已經買不到了。所以實際上這是一個必須要進行選擇的。”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在《我建議》中認為,一套房子的價格走勢究竟怎樣,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對于這樣的抉擇,王石笑稱,碰到難題時,他也會采取擲硬幣的辦法。“真正選擇不了呢,我倒給個建議,說拿個硬幣一扔,然后看,一面一面決定買是不買。這樣即使價格再下跌他買得起,這樣他也不會后悔。”
同樣的問題在《中華工商時報》評論部主任陳雪根那里,就成了四個疑問。他在《大家看法》建議,買房者在出手購房前,先給自己提出四個問題。第一,是否需要購房。第二,是否有能力購房,第三,購房是用來居住還是用來投資。第四,想買什么地段、什么類型的房子。解決了這四個問題,買不買房子,您自己心理就門兒清了。
在《大家看法》的演播室,各地的建設部門官員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江蘇省建設廳副廳長彭向峰也認為,老百姓要購房,首先應樹立正確合理性的住房消費觀念。首先,要了解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決定了很多的住房消費。其次,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能夠接受的住房消費方式,而不是攀比。另外,我們現在處以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大量的外來人員進城,他們的住房問題可能成為下一步要解決的重點。所以明白了這樣一個過程,每個人再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住房消費,就好于決策,便于決策。
部長支招兒:利用政策時機 處理住房問題
針對各種各樣的市場評論,齊驥副部長在《大家看法》的演播室表示,“我們不論是自住還是改善型的自住,定了一些在稅收制度上的調整,在金融貸款優惠方面的調整”。對于有購房愿望的消費者,齊驥副部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覺得,作為我們消費者來講,應該完全考慮自己的需求去做決定。那么既然政策出了不少,促進消費的這么一個趨向,我倒覺得,如果純粹是剛性需求的家庭,應該能夠利用這么有限的政策時機,去處理好自己的購房問題。”
齊驥副部長在《我建議》中透露,今后一段時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主要工作將是全面抓好國務院131號文件中提到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同時還將組織一些工作組到各地進行檢查,“除此之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期不打算再出臺任何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在《大家看法》演播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就商品房的構成做了詳細的解析。他介紹,目前,我國的商品住房的成本構成有六項:“一是土地成本,包括拆遷的一些費用。第二是建造成本,包括建安費和環境工程的投資。第三項成本是法定的稅費。第四項是開發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就是開發企業通過商業銀行貸款來取得開發的資金。第五項是開發企業的營銷成本,第六項是開發企業的利潤。
齊驥副部長希望消費者明明白白地去買房子,他認為“了解房價的構成,才能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去買房,使我們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市民會自己來判斷當前房地產市場是什么樣一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