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假日醫院、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公立醫院便民服務渠道進一步拓寬。3年間,所有三級醫院和82%的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77.5%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參與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城市大醫院候診時間長、交費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問題逐步緩解。
讓群眾能看上病、看得起病、看好病,更要讓人民群眾少生病、不生病——3年間,城鄉居民普遍享受到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陽光。
仲夏的一天,云南省新平縣一間昏暗的房子里,75歲的白年彥正在擇菜做飯,兩年前她還因患白內障而生活難以自理。
“國家給我免費做的白內障手術。沒想到這輩子還能重見光明!”白大娘眼里噙滿淚水。
作為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年間,109萬與白大娘一樣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得到了免費的復明手術救治。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全國城鄉普遍實施10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7大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年間,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15元提高到25元,中央財政共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395億元。
“國家拿出這么多錢進行預防保健服務,這是千百年來第一次。”南華大學教授周良榮說。
3年間,醫療衛生事業也發生巨變:
人員增加——2011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861.6萬人,比上年增加40.8萬人。
收入提高——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改革前后相比,基層醫務人員人均工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事業發展——2011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5萬多個,比上年增加17462個;床位516萬張,比上年增加37.3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0年3.56張增加到2011年3.81張。
城鄉居民同比例報銷、全民免費體檢……想百姓之所想,近年來,偏居西南的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積極探索醫改新辦法,創造了“開遠經驗”。
“抓衛生就是抓民生,為人民服務就要為人民健康服務。”談起執政理念,開遠市市委書記李存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