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醫藥事業值得我為之奮斗終身”
5月9日,中醫附二院皮膚科副主任向麗萍去病房看望老師。
“皮膚科一定要朝中醫特色方向走,不要走偏了……”病床上,歐陽恒向向麗萍殷殷囑咐。歐陽恒擔任皮膚科主任6年,1995年退下來后,仍然關心科室的發展,甚至在病床上也念念不忘。
2012年年底,唐雪勇負責錄制科室團拜VCR,去找歐陽恒錄制講話視頻。
“現在是充滿挑戰的年代,醫療工作逆勢而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希望在新年里科里取得更大的成績!”鏡頭前,歐陽恒努力傳達他對科室全體人員的新年祝福。為了“不影響新年的祥和氛圍”,歐陽恒特意摘下了呼吸面罩。
前任院長肖四旺說:“歐陽恒醫術精湛,創新立說,成果斐然。退休這么多年,皮膚科科室外面仍掛著他的照片,他是醫院的標桿。”
證書、藥品、書籍等印證他的求索之路。《發揚中醫特色,搶救危重病人》獲湖南省人民政府記功證書;自己研制的中藥紫銅消白方治療白癜風的臨床應用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以他為中心的皮膚穿瘍科是湖南最早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主編《中醫皮膚病學》、《實用皮膚病手冊》等著作10余部;參編著作5部;發表論文50余篇。
他主攻白癜風、銀屑病、皮膚癌。銀屑病是令世界醫學界頭疼的疑難病,銀屑病中最難治的又數重癥型“泛發膿皰性銀屑病”。這種罕見的皮膚病,死亡率極高。歐陽恒苦苦求索,終于獨創了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法。
1981年,一例嚴重泛發膿皰性銀屑病患者急診入住皮膚科,患者為19歲的女大學生,高燒40℃以上,持續10天不退。患者從另一家醫院轉過來,醫生已給她“判了死刑”。病人呈現熱毒癥狀與體征,一般的物理降溫已無濟于事,歐陽恒試圖對冰水冰塊加以改進。他據中醫以陰制陽的觀點,想到地下煤層中的煤塊應該極具陰寒之性,當即把煤塊碾碎如泥,做成多形態的煤糊糊送冷藏柜冰凍,隨后拿來煤冰球、煤冰塊貼敷于體表各大動脈博動部位,輔以解毒行瘀之湯藥灌腸,直滌大腸之毒熱。
奇跡出現了!病人的高熱得到了控制,逐漸恢復到正常體溫!
病人住院治療近四個月,從死亡線上逃出來。隨后來住院的膿皰性銀屑病患者,均被中醫藥臨床治愈。
歐陽恒談中醫藥——
7歲時我母親病重離世,我萌發了治病救人的決心,邊務農邊讀書。高中時家里到學校幾十里路,全靠步行,鞋子磨破了,腳上磨出了血泡,但是只要想到讀書后就能學醫,怎樣都有動力。我如愿以償學了醫。工作后,我參加了援外針灸班,參加了赴云南抗震救災醫療隊,1975年參加醫療隊赴非洲、歐洲行醫。回國后,又到湘雅一醫院、二醫院進修。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中醫藥事業值得我為之奮斗終身。
有些人不看好中醫,致使中醫得不到重視。中醫大夫一天診療病人約40—50人次,其總體收入還不抵西醫大夫手術刀下一個切口。部分中醫藥人員拼命往西醫那邊靠,或明或暗或改行跳槽,部分中醫、中醫院“不姓中”,這些現象既影響了中醫的整體形象,又遏制了中醫學術的發展。
要正確對待中醫,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要有操守,不能因為利益的驅動而放棄。
中醫的治療辦法很多,一個行不通可嘗試另一個,永無止境,在治療某些疑難病癥上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業界同行應舍棄一孔之見,彼此間相互尊重、支持。在中醫藥研究上,要傳統與現代并舉。加強對中醫特色的認識,保持和發揚中醫的優勢,是中醫藥業界永遠不變的主題。(本報記者唐湘岳 光明網記者 唐 天 通訊員 周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