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重建—— 地震災區司法生態一年間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5.12汶川大地震,在摧毀一座座城鎮的同時,也讓當地的司法系統和法治秩序損失慘重——司法機關人員死傷、案卷被毀。
更嚴峻的挑戰是,巨災之后難題叢生,而現有的法規,在應對空前災難下的非常態司法環境時,空白頻現。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不到半月,災區法治秩序受破壞的現象已然出現——盜竊遺留在毀損建筑物內的財物,搶劫或搶奪孤身受災群眾的財物,詐騙受災群眾物品??災區政府以“嚴打”姿態勉力維持秩序。
當最初的傷痛和茫然過后,災區群眾面臨著重新生活的問題,一些利益糾葛漸漸呈現出來,大量的民事關系,如宣告死亡、失蹤,銀行存款、財產繼承、合同履行等,急需通過法律程序依法予以確定。
如何依法救災、依法重建;如何在廢墟之上、悲慟過后,用法治的理性和公正,恢復災區的正常節奏,消弭不安與焦慮;更進一步,如何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后,讓我國應對緊急狀況的法規更完善、為公民編織更周全的保護網——這些,都是地震周年祭時,在追憶那些動人瞬間的同時,需要我們冷靜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災后一年的重建與重生,離不開法的精神和法的支撐。
北川:司法生態重整
北川法院迅速恢復審判,對當地受災群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加重穩定信心的砝碼—— 地震后大量出現的離婚、財務糾紛等民事案件和盜竊等刑事案件,都急需一個處理的平臺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開 | 四川報道
北川縣城處在一個幾乎封閉的山谷之中。這片0.7平方公里的廢墟,似乎依然凝固在一年前的那個震撼瞬間。斷壁殘垣,滿目的瓦礫和垮塌的房屋,沒倒塌的樓房以怪異的姿勢矗立著,似乎搖搖欲墜。而地震那一刻砸進居民樓的巨石,至今仍令人驚心。
清明節過后,在一片俯瞰整座縣城的山頭上,綿延數十米都是殘留的香灰。
北川縣政法委的一位工作人員指著一片長滿雜草的地方說,那就是北川縣法院和檢察院,兩座樓挨著,原來都在山坡上,如今,都被整體掩埋在幾十米深的地下。當時正在這兩座辦公樓工作的39名干警,38名遇難,僅有一人重傷生還。
“派出所沒人了”
北川縣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埋了76個小時,他所在的政府大樓未能在地震中幸免。地震發生僅僅10秒,這座建于2000年的“北川最好的樓房”,瞬間從6層變成了1層,下面5層全部陷入地下。
張周凱對《瞭望東方周刊》說,被埋在地下的第一天,他能聽到樓上樓下、前后左右都有呼救聲。76個小時后,當他和兩個同事被救出時,才知道整座政府大樓只生還了他們三個。
災后的統計說,5.12大地震中,北川全縣干部有436人遇難,而政法系統237名在編干警中遇難86人,超過三分之一;政法委、公檢法和司法局領導班子成員9人遇難,幾乎所有的干警都有親人離去。與此同時,公檢法司的案件卷宗和檔案資料,也全部掩埋于廢墟之中。
5月15日晚被救出的張周凱,5月17日即從綿陽404醫院步行趕到北川。5月18日,在北川中學的水泥乒乓球桌上,張周凱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政法委員會。“我得盡快把幸存的干警組織起來?!睆堉軇P說。
當天的會議,整個北川縣政法系統僅組織起了11個人。他們的救災任務,是去搶救“有槍、有錢、有機要”的關鍵單位。
“你相信嗎,我們當時就睡在尸體旁邊?!睆堉軇P說。那段時間,他們挖出了100多支槍、100多萬現金和不少重要檔案。
直到地震半月后,北川政法系統的人員狀況才大致搞清楚。246名政法干警,只有73名能夠立刻工作,除去遇難者,其余都在地震中負傷。而這時,北川政法系統已開始下鄉統計災情。
北川的百姓幾乎都去了綿陽,與縣城繁忙的救援場景不同,鄉下是一片寂靜和狼藉。人走了,牲畜家禽滿山亂跑,還有些遇難者的遺體暴露在外。
5月20日之后,張周凱連著去了幾個鄉鎮派出所,都是空無一人?!肮哺删从鲭y,要么離開了,本來鄉鎮派出所的人員就少,災后維穩狀況可想而知。所以,我們組織了三支政法工作組?!彼f。
這三支政法工作組,實際上可以叫做聯合辦案組。每組17人,包括了公檢法司四個機關的工作人員。他們可以當場辦案而不需要匯報;他們需要把留在當地的百姓組成治安隊員,把受災群眾的財產管理起來;還要負責巡邏,對人員進行登記。
“我確實理解我們的人的心態,很難啊,一個是去山里確實很苦,再就是干警自己也是受災群眾,只身下去救災,難免會記掛家里?!睆堉軇P說。
但是,工作組的方式卻一直延續到了2008年10月份,三支工作組都下鄉三次。
特殊時期只能這么干
北川法院副院長李芝軍是其中一支政法工作組的領隊,這位地震中的傳奇人物因救災表現突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他的母親和妹妹都遇難了。
作為北川法院僅存的兩位班子成員,李芝軍在結束了搶險救人之后,帶隊到了11個邊緣鄉鎮,與基層派出所、鄉鎮黨委、基層司法所一起研討如何化解災后不穩定因素。
“這11個鄉鎮,我跑了3次,每次都待上一周左右?!崩钪ボ娬f,當時鄉鎮的狀況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12大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在9.24洪災中導致北川禹里鄉和漩坪鄉兩個鄉鎮淹沒在水下,鎮上居民全部避險撤離。
但在禹里鄉,李芝軍看到失控的一幕——一些城鎮周邊的農戶居然冒險到淹沒區的居民家里去拿東西。“這樣的案子不少,受災群眾反映很強烈,這種行為說得嚴重些就是偷盜?!?/p>
但禹里鄉派出所當時只有3名干警堅守,警力嚴重不足,雖然抓住了一些人,但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因為當時法院的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如果把這些案件上升為刑事案件,需要送往綿陽,來回就要2天。
“現場抓住的這些人也是受災群眾,當地派出所很發愁,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李芝軍與禹里鄉派出所所長劉興順商量,對性質特別嚴重的要嚴厲打擊;對于一般性質的,加強法制宣傳。而具體的方式,李芝軍給出的意見是“示眾,讓老百姓看看”。
他覺得,這種做法在正常狀態下顯然不合適,但在那個特殊時期,只能這么干。
李芝軍負責的這11個鄉鎮,維穩工作也十分順利,95%以上的糾紛都是鄉鎮司法事務所調處解決?!叭绻覀冋{查組不到鄉下去做工作,恐怕很多案子都要涌向法院?!?/p>
此時,遭受重創的北川法院正在艱難重建。
北川法院是這次地震中受損最嚴重的政法機關,全部43名干警中,27人遇難,3人重傷,5人輕傷,包括院長在內的審委會成員半數以上遇難,民庭5名法官全部遇難。在幸存的16名干警中,幾乎人人都有直系親屬遇難。全部訴訟檔案被掩埋,全部辦公設施被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