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arge Medium Small |
特此協議如下:
第一部分
總則和基本原則
第1條
義務的性質和范圍
1.各成員應實施本協定的規定,各成員可以,但并無義務,在其法律中實施比本協定要求更廣泛的保護,只要此種保護不違反本協定的規定。各成員有權在其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實踐中確定實施本協定規定的適當方法。
2.就本協定而言,“知識產權”一詞指作為第二部分第1節至第7節主題的所有類別的知識產權。
3.各成員應對其他成員的國民給予本協定規定的待遇。1就有關的知識產權而言,其他成員的國民應理解為符合《巴黎公約》(1967)、《伯爾尼公約》(1971)、《羅馬公約》和《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規定的保護資格標準的自然人或法人,假設所有WTO成員均為這些公約的成員。2任何利用《羅馬公約》第5條第3款或第6條第2款中規定的可能性的成員,均應按這些條款中所預想的那樣,向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理事會(“TRIPS理事會”)做出通知?!?/p>
第2條
知識產權公約
1.就本協定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而言,各成員應遵守《巴黎公約》(1967)第1條至第12條和第19條?! ?/p>
2.本協定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的任何規定不得背離各成員可能在《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羅馬公約》和《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項下相互承擔的現有義務。
第3條
國民待遇
1.在知識產權保護3方面,在遵守《巴黎公約》(1967)、《伯爾尼公約》(1971)、《羅馬公約》或《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中各自規定的例外的前提下,每一成員給予其他成員國民的待遇不得低于給予本國國民的待遇。就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而言,此義務僅適用于本協定規定的權利。任何利用《伯爾尼公約》第6條或《羅馬公約》第16條第1款(b)項規定的可能性的成員,均應按這些條款中所預想的那樣,向TRIPS理事會做出通知。